21世纪以来我与政府责任研究综述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本文从研究现状、政府责任偏差归因、政府举措等方面对我与政府责任研究成果进行述评。
关键词教育公平政府责任
教育不公平作为教育改革进程中出现的现象,是受制度变迁影响的。由于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关系复杂,相关理论研究不足,我们综合各家观点,对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以求找到相应的规律。
1 21世纪以来我与政府责任研究现状
以“教育公平”、“政府责任”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上检索,仅从论文数量来看(见下表与政府责任的研究在21世纪前一直缺失。2003年后才有学者开始关注该问题,但研究仍处初步探索阶段,未成系统。
2 教育公平问题中政府责任偏差的归因
政府是社会公共利益的代表,是保证教育公平的第一责任人。综合现有资料中政府责任偏差的归因集中在以下方面:
(1)投入。我国教育经费长期供给不足,国家财政的有限性直接导致分配不均,严重制约教育公平。国务院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在本世纪末达到4%”。自1994年以来,4%的目标仍未实现,%是世界各。我国在教育上的低投入,以致“僧多粥少”,造成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机构对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在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城市教育和农村教育、农村教育内部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之间分配时出现了有违公平的事情,加剧了教育不公。①
(2)教育资源。教育资源缺乏是引发教育不公的重要因素,这对解决教育不公也不利。政府在教育资源分配中的责任缺失、自身教育资源缺乏等,使得教育不公日益严重。“我国原先的制度设计将稀缺的公共教育资源过多的向城市、东部地区、富裕地区、重点学校倾斜”,造成教育机会不平等。这反应在学生是否可以进入好学校,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家长在经济实力和社会背景上的竞争,引发了严重的教育差距和非均衡、不同步发展。②
(3)政策。择校问题是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很多学者认为这与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不合理的重点学校制度有关。我的地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政策表现出明显的特征:城市偏向、高等教育偏向、公办教育偏向以及精英教育与效率优先。政府在决策中强调对教育的约束而轻视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强调教育的经济理性而忽视社会效益,教育政策的伦理缺失、执行不力等都是引起教育不公的重要因素。
(4)监督和管理。1985年以后,国家颁行的决定、法律、细则和纲要都强调基础教育的
“地方负责”和“分级管理制度”。我衡,不同地区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的教育经费投入能力很不平衡。我国教育资源仍是短缺资源,利用市场机制进行多渠道筹措来提高现有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但由于政府监管不善,未形成有效制约,市场元素的介入给实现教育公平带来新的麻烦。
3 关于政府责任视野下推进教育公平的策略研究
综合已有研究成果,为了更好的实现教育公平,政府需要站在一个新的视角上看,并在行为上有具体的行动,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将教育公平理念强化为
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公平与政府责任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