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理论和实践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卫生职业学校是为培养卫生医护人员等实用型人才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其教学任务是从属于中等职业教育系统的一般规律的,即为社会和人才市场培养具有实用技术和实际业务能力的专业型人才。而在教育体制改革和新课改背景下,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教学模式的改革创新上,必然要面临更高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从此角度出发,结合卫生医护人才市场所表现出的新形势,针对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探索其改革和创新的理论实践形式。
【关键词】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1)10-0030-02
一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现状
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在近几年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教育模式改革创新也取得了相对明显的效果。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我国的卫生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仍然不能很好地适应我国当前卫生事业体制改革发展的需要。这是当前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的现状整体性把握。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是与中国特色的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之路相吻合的,我国卫生职业教育教学的理念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突出以诚实守信、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救死扶伤、团结合作、人文关怀等,为主要内容的卫生职业道德教育。与西方社会以完全的社会市场需求为导向、注重对私营企业的支持等理念不同,我国的卫生职业教学理念注重卫生职业能力培养与卫生职业道德塑造的紧密结合,融素质教育于卫生职业学生各个教学环节的培养事业当中,以培养医德高尚、操作规范、作风严谨、尊重科学的高素质人才为最终教学目的。可以说,这一教学理念与我国长期以来注重全面的人才培养以及注重德艺双馨的卫生医护人员培养是基本符合的。
众所周知,卫生职业技术教育对于我国来说是从外引进的。西方的卫生职业教育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已经勃兴,伴随着工业化的全面推进,为产业升级而培养大量技术性人才的职业技术学院大量建立。尤其是到了40年代以后,无论是欧洲还是北美的卫生职业教育体系,都开始了明细的专业分化,实施了更为专业化的卫生医护人员的培养。而卫生职业技术教育是在20世纪60年代传入我国的,经历了
“十年动乱”等一系列政治事件的影响和阻滞,到90年代才真正得到发展,虽然发展速度快,总体发展状况和趋势都很好,但是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稳定、系统的发展局面,与西方不可同日而语。
由于我国卫生职业教育的形成时期主要集中在计划经济时期,因此,其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必然要适应计划经济体制,那种一切强调计划和行政指令的模式,在具体实现形式上则强调了统一的政令和集中的权限,然而最终却取得了脱离市场轨道、偏离社会需求的效果,教学内容定位、教学计划制定以及培训形式选择往往按照专业的制定,实行全国统一化推行,由此形成“自上而下一线通,分业划片大一统”的计划管理模式。这种严重脱离市场而大部分听命于行政指令的教学模式,其最终结果是人才与市场的严重脱节,大量的市场用不上,从业人员造成了巨大
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理论和实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