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组分液-。(溶解度曲线和联结线)。实验原理相律相(phase)体系内部物理和化学性质完全均匀的部分称为相。相与相之间在指定条件下有明显的界面,在界面上宏观性质的改变是飞跃式的。体系中相的总数称为相数,用P表示。(1)相与相之间有界面,各相可以用物理或机械方法加以分离,越过界面时性质会发生突变。(2)一个相可以是均匀的,但不一定只含一种物质。气体:一般是一个相,如空气组分复杂。液体:视其混溶程度而定,可有1、2、3…个相。固体:有几种物质就有几个相,如水泥生料。但如果是固溶体时为一个相。固溶体:固态合金中,在一种元素的晶格结构中包含有其它元素的合金相称为固溶体。在固溶体晶格上各组分的化学质点随机分布均匀,其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符合相均匀性的要求,因而几个物质间形成的固溶体是一个相。三组分系统液—液平衡相图三组分系统,C=3,F=C-P+2=5-P当P=1,F=4,无法用相图表示。在恒压(或恒温)下,F’=3,用正三棱柱体表示,底面正三角形表示组成,柱高表示温度或压力。当P=1,且恒温又恒压,F’=2,可用平面图形表示。常用等边三角形坐标表示法,两个自由度均为组成变化。用等边三角形坐标法作三元相图,是将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各代表一纯组分,三角形三条边AB、BC、CA分别代表A和B、B和C、C和A所组成的二组分的组成,而三角形内任何一点表示三组分的组成。三组分系统的图解在等边三角形上,沿反时针方向标出三个顶点,三个顶点表示纯组分A,B和C,三条边上的点表示相应两个组分的质量分数。三角形内任一点都代表三组分体系。通过三角形内任一点O,引平行于各边的平行线,在各边上的截距就代表对应顶点组分的含量,即a‘代表A在O中的含量,同理b’c‘分别代表B和C在O点代表的物系中的含量。显然a’+b’+c’=a+b+c=1,等边三角形表示法的特点1、在平行于底边的任意一条线上,所有代表系统的点中,含顶角组分的质量分数相等。例如,d,e,f系统点,含A的质量分数相同。2、在通过顶点的任一条线上,其余两组分之比相等。例如,AD线上,c‘‘c’b’’b’3、通过顶点的任一条线上,离顶点越近,代表顶点组分的含量越多;越远,含量越少。例如,AD线上,D'中含A多,D中含A少。4、如果代表两个三个组分体系的D点和E点,混合成新系统的系统点O必定落在DE连线上。哪个系统含量多,O点就靠近那个系统点。O点的位置可用杠杆规则求算。用mD、mE分别代表D和E的质量,则有:mD*OD=mE*OE
实验二、三组分液-液平衡体系教学教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