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卡侬的中国策略.doc:..迪卡侬的中国策略圈子集散地一一豆瓣网上,“拥迢”张木木为迪卡侬(ecathlon)建立了一个名为“迪卡侬之友”的小组,这个热衷旅行和休闲运动的年轻人为小组写下了这样的介绍:“宜家,星巴克都有小组了,迪卡侬也该有。”这其实是一家体育用品连锁店。对于那些熟悉迪卡侬的消费者而言,这个产品种类繁多且价格低廉、购物完全自助、店血布局宽敞且提供丰富的运动体验项目和场地的卖场,某种程度上更像是另一个“宜家”。在上海浦东的花木店,这家迪卡侬店拥有4000平方米的体验空间,一楼宽敞的货架让客户自助购物,二楼有些喧闹一一因为这里免费提供诸如乒乓球这样的运动项冃场地和设备,在附近上班的白领三三两两来这里打发他们的午休时间。而在周末或者假期,迪卡侬的店面则会更为热闹。拥辽们将迪卡侬和宜家相提并论,在屮欧国际工商学院营销学教授王高看来,并非没道理。和宜家家居一样,作为体育用品连锁卖场的迪卡侬的角色也同样囊括了从研发、设计、生产到零售的整条产业链;而与缔造宜家帝国的英格瓦?坎普拉德一样,迪卡侬的母公司Oxylanc集团创始人米歇尔?雷勒克(lcrcq)同样也是全球供应链的热衷者。不外包的供应链“迪卡侬几乎囊括了体育用品产业链的全部环节,从设计、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到品牌营销,以及最终的零售。”迪卡侬人中华区总裁孟东说,在迪卡侬中均陈列着60多项运动种类、超过35000种运动产品,90%左右的产品來0Oxylane旗下自有的运动品牌。在孟东看来,迪卡侬的核心优势便在于产业链一体化的模式。一方面,可以对产业链进行优化,抓住高附加值的环节,如设计、零售,并且依靠终端的销售规模在原材料采购方面取得优势;另一方面,对于低附加值的环节如生产,则通过“全球布局”思维,根据不同地域劳动力成木、汇率、安全状况等对产品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生产做出调整。而在迪卡侬内部,每个环节以及不同品牌之间各口独立核算,并不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任何一个生产部门出了问题,设计部门可以立即在另一个生产部门开发生产”。“作为零售商,都希望沿着产业链往上走,这样可以收录价值链上尽可能多的环节。零售商自身介入品牌和生产加工领域,最显而易见的好处是,它不需要单独为了品牌做特别大的投入,而是可以充分利用口身的渠道力量,这样成本就相对更低,利润就相对更多。”王高说。1976年,第一家迪卡侬商店在法国北部城市里尔诞生。其起初只是一个普通的体育用品销售卖场,出售不同品牌的产品,随着自身的零售力量越来越强,迪卡侬发现了问题一一品牌商们在价格或者货品供应上的配合很难如其所愿,为了摆脱上游的制约,上世纪80年代屮期开始,迪卡侬开始向上游品牌和研发领域进军,并开始在全球范I韦I内进行生产布局。早在1992年,辿卡侬集团便已经进入了中国,并先后在大陆9个省市建立了生产基地,作为其全球供应链屮的重要一环,中国这个制造业夭堂为其在欧洲的业务扩张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譬如1994年,由迪卡侬成立的上海生产基地里,数百人的团队负责着整个迪卡侬集团纺织类运动服饰在华东区的生产和采购,而产品则大部分出口到欧洲,这个生产基地不仅单纯进行生产加工,还同时与法国总部的研发部门紧密联系,研发和生产纺织类运动产品,并需耍开发华东地区的优秀供应商并对其
迪卡侬的中国策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