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纵横袁世凯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袁世凯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李宁(国防科技大学湖南长沙410073)【摘要】本文重点研究袁世凯关于注重培养将才、建立系统的军事教育体制、理论与实践并重以及学--7国外先进军事理念等一系列的军事教育思想,在编练新军的实践中得以具体实施,大大加快了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和军事正规化的进程。【关键词】袁世凯;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晚清军事教育的近代化历程始于19世纪6O年代新式海军筹建,但由于国内外时局等因素影响,直至甲午战后,才得以蓬勃发展。袁世凯作为当时政治军事领域的风云人物,其注重培养将才、广设学堂,建立系统的军事教育体制以及学习国外军事教育理念的思想,对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将才为先,把军官的培养放在军事教育的首先位置在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中。军官队伍教育近代化无疑是重中之重。而甲午战争之前,由于在军官选拔任用上保守和落后,军队大部分军官都还是中国传统体制下行伍出身的旧式将领,陆军尤甚。部分军事学堂的学生毕业到军队后,也无指挥军队之权,仅仅当军营之教习,赏罚不属,而日聒于其侧,大为军中排斥,故甲午以前学生无能任用者。--甲午战争的惨败,使人们对当时清军将领军事教育的落后程度有了清醒的认识。“中国的指挥官在基本战略战术和使用武器方面,显示出可悲的无知。把人送至0这些为当权者提拔起来的,老而无用的指挥官手下作战,是一种犯罪行为。口作为甲午战争的亲历者,袁世凯也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所在。认为那些将领仍。师心自用,仍欲以‘剿击发捻’救法御强敌,故不得力者不可数睹耳。L3并提出了加强军官军事教育的建议,宜速延名教习。??教兵官认真研究西法,另改军制。1895年l2月,袁世凯接手编练新军伊始,便十分注重对军官的选拔培养。他不拘格的选拔军事将才遇有才具出众,堪资任使各人员,由臣处不拘阶途,奏请破格擢用如聘请徐世昌至小站任总理本军参谋营务处,在他的主持和影响下,翻译介绍了一批西方和日本的近代军事著作,如《战法学》、《陆战新法》等,为新军的编练打下了重要的理论基础。_4同时,也大胆启用了一批具有西方军事知识的人才,如任用在朝鲜战场结识的、曾留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唐绍仪任。文案。(即秘书长兼外交处长)等。西国之将领,由武备院肄业生考从兵弁,以次升迁,必其学成而后致用。袁世凯在延揽军事人才时。特别注意学有根底之学生,使督率营务,研究操法。先后招募到冯国璋、曹锟、张怀芝、陆建章等100余名武备毕业生,其中冯国璋与壬士珍、段祺瑞并称北洋三杰,成为袁世凯编练新军的三根支柱。在军官的培养上,须营官熟习西国兵制,??方能训练有素,L8J袁世凯对挑选军官的标准做了规定:。专为造就将才起见。挑选学生必须质敏体健、相貌魁梧、性情忠实,兼能粗通文艺者,始准入选。在培养过程中,还注意因材施教,按照军官不同的类型分别进行培养。如。年幼伶俐,文字较优者送德文随营武备学堂学习,。年力强壮,文字稍次者选入炮队培养,马队的官弁还要学习测绘、武备等学科。在学习军事指挥技术的同时,也进行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从而使新军将领的文化与军事理论素养得到了很大的提高。L9另外,在军官待遇上,袁世凯也给予厚赏,饷银之外,都还有优厚的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也为他吸引保留了大批有用之才,张一麟曾形容说:故各方人才奔走于其门者,如过江之鲫。袁世凯以将才为先,选拔培养的大批
袁世凯与晚清军事教育近代化进程.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