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阳明病第四节讲解材料.ppt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四节 阳明病辨证一、辨中风伤寒 【原文】(190)阳明病,若能食,名中风;不能食,名中寒。【提要】辨阳明中风与伤寒。辩阳明病脉证并治本条是以比类取象的方法,分阳明中风与中寒。因风为阳邪主动,阳热能消谷,故能食,名中风;寒为阴邪主静,阴寒不能消谷,故不能食,名中寒。【释义】阳明病能食不能食——胃阳素盛阳热消谷——胃阳素虚不能消谷中风(胃热证)中寒(胃寒证)【原文】(191)阳明病,若中寒者,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出,此欲作固瘕①,必大便初硬溏。所以然者,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辩阳明病脉证并治释义——阳虚不能腐熟、运化。不能食小便不利手足濈然汗出——阳虚不化,水湿不得下泄。——以胃中冷,水谷不别故也。阳明病——中阳不足,阳不摄阴。(阳明主四肢)病机推断:欲作痼瘕:必大便初硬后溏—中焦虚寒,水谷不别。—燥热内结,腑气壅滞。辨证:不能食,手足濈然汗出中寒:大便初硬后溏小便不利腑实:大便秘结小便利【原文(243)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得汤反剧者,属上焦也。【提要】论阳明中寒欲呕证治及与上焦有热的鉴别。辩阳明病脉证并治释义——胃中虚冷,阴浊上逆。主证:食谷欲呕(本证还可见手足逆冷、下利、脉沉弱等证。)病机:中焦虚寒,阴浊上逆。【治法】温中和胃,降逆止呕。【方药】吴茱萸汤吴茱萸一升生姜六两人参三两大枣十二枚——温胃散寒。——降逆止呕。益气补中。得汤反剧者——上焦有热,拒而不纳。辩阳明病脉证并治

阳明病第四节讲解材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nyoung
  • 文件大小1.14 MB
  • 时间201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