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地震对中日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doc:..日本地震对中日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摘要】日本东北沿海地区里氏9级的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灾难。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基础设施毁损和工厂停产,显然已对日本经济造成损伤。不过,分析人士称,鉴于日本经济的“产业链”优势和全球布局优势,即便地震和海啸来势凶猛,但整体上看只是受了些“外伤”,长期看对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有限。【关键字】地震,经济,影响引言:2011年3月11日,,10米高的海啸遮天蔽日,逾万人死亡和失踪,几十万众流离失所。日本列岛至今余震重重,因地震引发的福岛电站核泄漏事故已然引起了恐慌。这对日本及中国的经济造成了重大影响,国际形势遭到重大考验。针对日本地震,中国采取了一系列积极对策。一、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本次大地震的重灾区东北地是日本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规模占日冲GDP的8%左右,分布了汽车、核电、石化半导体等一些重要产业。其中,受灾最严重的岩手、宫城、福岛三县占日本GDP的4%,与当年阪神地震时神户地区的经济比重基本相当。同时,东北地区还承担着演日本经济中心关东地区供电的任务,而关东地区占日本GDP的40%。日本东京电力公司、东北电力公司在本次地震和海A}中损失严重,导致关东地区电力供应严重短缺。福岛核电站泄漏事故对日本的打击是全方位的,如民众生命安全、环境质量、产:品品质和国民消费信心等。(一)短期影响先使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一下日本地震的短期影响。首先,总供给将明显减少。日本地震不仅对受灾地区经济生产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其造成的能源短缺更使日本交通网络一时瘫痪,对产出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短期内,灾民食物住宿的供给,赈灾救灾的需求,必定使总需求突然增加。总供给减少,总需求增加,那么物价必然升高。物价升高在货币市场上)就等同于货币供应量减少,流动性的需求量因为产出减少会稍微下降,但总体而言,对于货币供给量的影响更为主要和直接。货币的供给减少直接导致利率上升。利率的上升等同于日元收益上升,使日元走强。日元走强就意味着刺激进口而抑制出口,那么GDP就会进一步的减少。总而言之,灾难的余震是相当于一次供给端驱动的经济衰退(recession),国内媒体将日本的这次灾难比作是一场中型战争是很恰当的。对于刚刚经历过需求端驱动的次贷危机,正刚刚开始经济复苏的日本来说,短期看无疑是雪上加霜。但这场自然灾害短期对于世界经济的复苏影响就不那么严重了,甚至可能有所促进。因为2008年美国次级债危机所造成的全球经济危机是需求驱动的,并非由于产能不足,而是由于信用不足而造成的需求(消费)不足。这次灾难客观上创造了需求,而这次地震在全球的角度上讲,并未对产能(供给)造成多大影响,因此对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复苏并不会造成过大的负面影响。(二)长期影响再看日本地震的长期影响。根据经典经济学的理论,因为地震客观造成了劳动力和资本的损失,金融市场负面估值放大了资本的损失,长期总供给会减少,对日本经济会有长远性的负面影响。二、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本是中国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日本东北大地震主要通过供应链和贸易途径对中国经济产生影响。2010年,中国从日本进口1768亿美元,向日本出口1212亿美元,分别占中国进、%,%02010年,在中日贸易中,日
日本地震对中日经济影响及对策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