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总第三十四期.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总第三十四期二00六年第四期二00六年十二月出版∽∽∽∽∽∽∽∽∽∽∽∽∽∽∽∽∽∽∽∽∽∽∽∽∽∽∽∽∽∽∽目录?管理之说1、教师发展趋专业学校内涵渐丰富……………………高岚岚?育人心经5、做一个平等的教师……………………………………毛淑芳7、新带“兵”之道………………………………………魏玉雷?七彩课堂12、激发兴趣巧设舞台培养说话能力…………………赵云16、节流固然重要开源更是重中之重…………………周艺锋19、我与新教材共成长……………………………………童建芬22、关注课堂生成提高课堂实效………………………滕建芬25、让雏鹰焕发生命活力…………………………………闵浩?特色课程28、降落伞的思考…………………………………………陆良英30、小金鱼该不该死………………………………………黄健?家教纵横33、创新家教指导模式拓展家教指导途径……许凤李曙霞等?三言两语38、对学校和个人五年发展规划的讨论∽∽∽∽∽∽∽∽∽∽∽∽∽∽∽∽∽∽∽∽∽∽∽∽主编:苏莉萍刊名题字:庄顺根副主编:高岚岚封面设计:郑孝同编委:陆良英张海俊1[管理之说]教师发展趋专业学校内涵渐丰富——《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现代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研究》研究报告三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紧紧围绕课题《以教师专业发展促进现代学校内涵发展的实践研究》,以新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校本培训为抓手,以信息技术为平台,按照课题实施方案,稳步有序地推进课题的实践与研究,效果已逐渐显现。下面从教师的专业发展、学校的内涵和两者之间的作用三个方面对三年来的研究情况做如下总结:一、教师的专业发展1、学习活动充盈教师头脑在终生学习理念的指引下,在课改新理念的冲击下,我们要求教师善于读书并养成四个阅读习惯:一读教育典著,熟知教育理论;二读教育报刊,了解同行在思考什么,关注什么;三读人文书籍,提升人文素养;四读学生读物,走进学生的心灵。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志于读书,善于读书,勤于读书。同时定期定内容的组室学习以提升教师的师德素养为目标,在教研组长或年级组长的组织下开展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学习活动。如,教师镜子工程自我对照、教师自我发展评价、新课程标准、教育的热点与难点问题。2、专题报告引领教师行动定期的专家讲座以触动教师的学习内需为基点,是我校教师校本培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专题报告不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而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教师也有实实在在的指导意义,如教研室主任居丽华的《开发课程资源营建活的课堂》,向阳小学校长洪雨露的《推进素质教育提升教师水平》,等等。根据新课程的设置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定位,目前已成为常规培训的有班主任、英语教师技能、信息技术等方面,以上涉及到的职能部门每学期都制订培训计划。这些报告拓宽了教师的视野,提升了教师的认识水平,充分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专家引领。3、导师工作站指导教师成长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校本培训的效应也日趋显现。市、区教研员及相关专家对我校的几位青年教师和新课程的开发较为关注,他们或主动与我们牵手,或把我校列为课程开发实践基地。为抓住这一契机让我们的教师充分享受这种优质资源,我校在2006年年初成立了导师工作站。我们聘请有关专家担任导师,定期为教师提供优质服务,目前在数学学科、教育科研、德育课程开发、学校管理等方面有导师2定时来校指导。这种运作模式将推动我校的办学往高层次发展。4、互相培训促进教师发展在推进新课程的进程中,我校拥有数名在区内小有名气的骨干教师,为充分发挥他们的骨干辐射作用,也为了进一步历练他们,学校也给他们挑担施压:开设骨干教师专题讲座;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带教徒弟上研讨课;技能比拼等活动。另外,我校有3个中心组(探究型课程、双语、信息技术),我们要求中心组以工作汇报的形式向全体教师阐述本学期中心组的一些新举措、新思路,中心组的老师们用演示文稿、课堂展示、答辩等多种形式实现了教师间的互培,这种互培互动性和可学性强,广大教师都比较认可。可以这样说,我校近50%的教师把教研活动看作是对自己教学的补充,希冀每一次的活动能从中得到启示或收获,是自己专业发展的一种方式。不可否认,一旦这种真正意义上的教研活动能成为我们的一种态度,一种专业成长方式,那么,我们就会真正走进属于自己的教育教学研究。5、课例研究学会反思与修正教师的生命在课堂,课堂的三尺讲台是教师人格魅力的展现、教学机智的迸发、师生生命力灿烂的舞台。精彩的课堂应该让学生在愉悦的情境中达成新课标中的提及的三维目标要求(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如何达及这种境界?本学期我们扣住了现在比较流行的课例研究。我们认为,教师研究的主题应该来自于课堂,来自于教师的亲身实践,精选的课例至少应该反映新课程学科教育的本质特点;反映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现阶段我校实施课例研究的方法主要有:一种是

总第三十四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