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颐和原著感性楼书.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颐和原著感性楼书颐和原著楼书(涅磐版)封面家国千秋形象跨页每一幅盛世长卷的铺展,都是一个时代的家国梦想。目录PARTⅠ:大治泱泱帝国的雍容背影“中国式”西渐PARTⅡ:帝王园筑遗落人间的幻境民族之珍颐和园PARTⅢ:履迹相承迎来中华世纪曙光佛香阁下的大屋顶PARTⅠ:大治泱泱翻开世界历史大系,中华文明是极少数几个根系庞渊且影响深远的文明之一。此文明厚泽下,无论王朝交替亦或疆域更迭,中华民族皆能逾越纷繁乱象,抵达家国兴荣的鼎礼大治。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到康乾之治,直至当今中华复兴,无不如是。浩瀚不息的大国智慧,一如既往地普赋东方大地,照耀过去,影映未来。1、帝国的雍容背影CATCH:大治百余载COPY:中国传统语境下,可以称之为盛世的,是国家长期处在繁荣安定、国力强大及文化昌盛的良好状态,即大治之世。而中国历史上,被广泛认同的盛世仅有:西汉文景之治,至武帝而盛;唐贞观之治,至开元而盛;以及历时最长的康(雍)乾盛世。从1661年康熙登基到1795年乾隆让位,持续百余年的康乾盛世,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个大治之世。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各方面发展在原有体系下达到极致。[据西方学者统计:1750年,全世界国民生产总值(GDP)约为1550亿美元,其中西欧、俄国、北美和日本等四个当今发达地区和国家的总和为350亿,不到世界1/4,而当时中国GDP已约占世界的1/3。人均GDP方面,当时欧洲最高的法国为170至190美元(1790),中国则达到令人吃惊的228美元(1800年)。][坤宇全图]成图于康熙十三年(1674年),由比利时人传教士南怀仁绘制刊行。CATCH:万国来朝COPY:康乾时期人口、耕地和财政收入均急速增长。至乾隆55年(1790年),人口突破3亿,耕地突破十亿亩,财政收入近亿两白银,出现多个人口几十万以上的大城市。由于中国疆域版图和国家规模在这一时期都达到历史的波峰,世界对中国市场的觊觎之心也呈现最大的波值。当时世界各国纷纷派遣使团,以朝见天朝圣国和给皇帝祝寿的名义,企图打通本国商品流向东方大陆的关系屏障,不时形成“万国来朝”的宏大盛景。[清朝《万国来朝图》]乾隆80大寿时,东西方各国派遣使团携带丰盛的礼品前往祝寿。上图为乾隆特命宫廷画师创作的五幅《万国来朝图》之一。[天文学家挂毯]图创作于18世纪早期,作者居伊-路易·韦尔南索等中国皇帝故事系列挂毯之一。整个系列共十幅,主题分别是“觐见皇帝”、“皇帝出游”和“狩猎归来”等。身着红色服装的为康熙。画中康熙金发碧眼,仍未能脱离于欧洲人对中国的想像。1793年,晋见乾隆的英国马嘎尔尼使团到达北京,当时北京城有300万人口,鞑靼城(内城)就达14平方英里,比刚刚扩建的伦敦大三分之一,世界最大都市气概扑面而来。2、“中国式”西渐CATCH:“东方文艺复兴”?COPY:随着明末清初东西方的来往逐渐频繁,以中国文化为代表的东方文化对西方文化产生日益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中国艺术对西方的影响。有西方学者认为,这种影响甚至导致了人类文化史上继意大利文艺复兴后的另一个高潮——“东方文艺复兴”。法国当代汉学家雷蒙·施瓦布(RaymondSchwab)在他的专著《东方文艺复兴》一书中就指出,西方历史除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外,还有第二次文艺复兴:东方文艺复兴。[“东方文艺复兴”最初由奎内特(Edgar  )在1841年提出。他指出,“(欧洲的)东方学学者认为,就整体而言,一种比古希腊、古罗马更宏大、更富有诗意的古典主义,正从东方的深沉中显露。”在17世纪,与柏拉图的理想主义相呼应,在东方文艺复兴中,东方的泛神论已经超越了古希腊和欧洲的文艺复兴。法国文豪雨果在他的《东方》一书的前言里也感慨道,“学习和研究中世纪,学习和研究东方,我们不就可以对现代有更高层次的理想和更广阔的视野了吗?”]CATCH:风靡欧洲的“中国式(CHINOISERIE)”COPY:中国文化对西方的影响在建筑艺术方面尤其为甚。18世纪的欧洲出版了大量的专门介绍中国建筑艺术的书籍,比如纪录1752年法国国王举办中国节的《中国节》、1752年哈佛培尼的《中国式和哥特式建筑》、1753年强伯的《中国建筑设计》等等。同一时期,欧洲各国不约而同地形成了摹仿中国建筑艺术的浪潮,大量中国式的园林建筑得以在西方的土地上枝繁叶茂地生长起来。[在德国,阿腾斯台的“中国屋”建于1799年;迪斯库的“中国亭”建于1790年;慕尼黑附近尼费恩倍格的“中国塔”由德·库威尼尔在1716年修建。在法国,建筑师勒纳尔(Jean  AugustinRenard)18世纪末在巴黎附近为佩斯佛赫公爵花园修建了两座中国亭和一

颐和原著感性楼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雾里看花
  • 文件大小37 KB
  • 时间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