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诺环素治疗痤疮进展SLD_MIN_130524-1ExpirationDate:2014-07-31目录痤疮概述(定义、发病机制、常见病原微生物、痤疮的分级及治疗原则)治疗痤疮抗菌药物选择原则米诺环素的药理学特性米诺环素治疗痤疮的特点及效果有效抑制病原菌组织穿透力强,组织浓度较高半衰期长,药效持久临床有效率高安全性良好权威指南推荐玫满®产品基本信息2痤疮概述痤疮(Acne)是一种累及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皮脂溢出部位,可表现为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皮肤性病学》:-30岁,男性多于女性1发病率为70%~87%,;37(5):339-;37(5):339-、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炎症和免疫反应等因素综合作用导致发生痤疮毛囊皮脂腺导管异常角化,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炎症和免疫反应痤疮丙酸杆菌增殖,导致皮肤分泌改变,加重炎症反应,诱导的炎症反应促进毛囊皮脂腺导管上皮细胞角化皮脂过度分泌,;37(9):618-;37(5):339-,在炎症性痤疮皮损中,可以检测到不同的微生物,其中以痤疮丙酸杆菌感染最为重要1,26痤疮的分级及治疗原则分级对治疗很重要,最简单的分级方法是根据主要损害的类型,而不考虑损害的数目11级(轻度)2级(中度)3级(中度)4级(重度)除粉刺、炎症丘疹及脓疱外还有结节、囊肿或瘢痕仅有粉刺除粉刺外还有炎性丘疹除粉刺、;37(5):339-《皮肤性病学》:,2口服抗生素,或联合治疗(口服抗生素+外用维A酸类)联合治疗(口服抗生素+外用维A酸类)口服抗生素+外用过氧苯甲酰口服维A酸类联合治疗目前是轻、中度痤疮的标准疗法17痤疮治疗中抗生素选择的依据抗菌效应是保证疗效的关键2有效到达毛囊、皮脂腺部位是保证抗菌效应的条件2药物不良反应是限制不同抗生素治疗痤疮的因素22005年《全球痤疮联盟》指南明确指出“选择药物治疗痤疮时应尽可能针对多种发病机制”;95(11):881-;37(9):618-,及抗炎、抗酶活性、神经保护等多重作用独特的药理学特性:抗炎和抑制脂酶有效抑制病原菌:覆盖常见致病菌,且抗菌活性强组织穿透力强,局部浓度高:在皮肤中的分布浓度远远大于常见病原菌的MIC90值安全性高:;12(38):777-®(盐酸米诺环素)分子式低浓度时为抑菌药,高浓度时也具杀菌作用在已有四环素类抗生素中抗菌作用最强,抗革兰阳性菌活性比四环素强2~4倍,对一些耐四环素菌株亦较敏感抗菌谱包括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淋病奈瑟菌、痢疾杆菌、大肠埃希菌、克雷伯氏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梅毒螺旋体及衣原体等米诺环素与核糖体30S亚单位特异性结合,阻止肽链延长,抑制病原体蛋白合成而发挥抑菌作用。;12(38):777-
米诺环素治疗痤疮进展教学讲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