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电荷库仑定律》授课教师:浙江省义乌中学 季倬教学目标: 1、知道接触起电、摩擦起电和感应起电三种起电方式。理解电荷守恒定律。了解元电荷和比荷的概念。2、理解库仑定律的含义与应用条件,知道静电力常量。会用库仑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3、了解研究电荷作用力的实验方法,领会库仑扭秤的设计思想。4、在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守恒思想和世界多样统一的世界观教育。教学重点: 电荷守恒定律和库仑定律教学难点: 库仑扭秤的设计思路与库仑定律的应用条件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教师讲授点拨,引导学生探究交流,并运用实验演示、多媒体辅助等教学手段。教学器材: 电线套管、海绵、起电机、魔球玩具、电笔、日光灯管、验电器三个(带两个铁罐)、带电球两个、金属箔包的泡沫球、铁架台、烘照灯、库仑扭秤模型板书设计: 两种电荷:正电荷 负电荷起电方式:接触起电摩擦起电感应起电电荷 电荷守恒定律:电荷转移总量不变条件:真空点电荷作用规律:库仑定律公式:F静=KQ1Q2/r2静电力常量K=×109Nm2/C2教学流程:一、课题引入1、今天这堂课,我们要揭开高中物理一个新的篇章——电学。大家都知道,“电”在我们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自然界中也存在着许多“电”的现象,譬如说闪电。教室里,能不能也来它一个人工闪电啊?有办法,这是一个起电机,我把它转起来,大家看到电闪现象。演示实验:起电机起电产生高压放电现象。这个时候,两球之间的电压已经高达一万伏以上了,高压放电。这个现象与自然界中的闪电现象,是类似的。2、我这里还有一个叫“魔球”的摆设品。你看,通电之后,魔球内发出了美丽的辉光。演示实验:手掌接触魔球,电笔接近魔球,日光灯管靠近魔球。我用手一接触,辉光的分布就有了明显的改变。电笔接近后,会亮。日光灯管靠近它,居然发光了。类似奇妙的电现象是很多的,为了更好的研究这些现象,当然也为了更好的利用电,我们有必要深入地学习一些电学的知识,那么今天我们就从最基本的电荷开始讲起。二、起电方式1、初中我们学过,自然界中存在两种电荷,正电荷与负电荷。教师:(举电线套管)我这里有一根塑料管,不带电,我们可以用什么办法,让它带电呢?学生:摩擦。教师:我们让塑料管与海绵摩擦,怎么检验是否带电?学生:吸引轻小物体演示:用塑料管吸引小泡沫球。教师:看来确实带电了。其实实验室一种仪器叫验电器,也可以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演示:摩擦后的电线套管接触验电器,指针张开。指针张开了,说明塑料管带电了。教师:验电器没有摩擦又怎么会带上电呢?因为它与带电的物体接触了。(手举塑料管)。通过刚才的演示,让我们了解了两种起电方式。摩擦起电和接触起电。2、大家想一想,有没有可能不接触,就能让物体带上电呢?学生:……教师:大家看一个实验现象,我这里有两个“娃哈哈”,下面分别连上两个验电器。演示:塑料管与海绵或者塑料布摩擦,靠近验电器,两个验电器指针都张开。带电的塑料管靠近验电器时,发现两个验电器指针都张开,说明金属罐两端都带电了,这是什么原因呢?(展示课件)金属罐内原本电荷分布是正负等量均匀分布的,所以对外并不显示出电性。如果将带负电的塑料管靠近它,对它原来的电荷分布会产生影响吗?学生:会。教师:产生怎样的影响呢?学生:同性相斥,负电子远离。教师:对!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电子发生转移,金属罐两端分别出现
《电荷+库仑定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