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马铃薯在我区栽培历史悠久,是蔬菜的当家品种,比较容易栽培管理,种植马铃薯是农民致富的一个有效途径,在黑龙江省一些农民靠种植马铃薯走上致富路,但对黑河地区大多数农民来说,种植马铃薯的技术比较落后,使马铃薯产量不高,质量不好,经济效益十分有限,根据多年经验总结出马铃薯增产增收关键技术。一、品种选择在应用脱毒种薯的基础上,根据用途,选用适宜的优良品种。食用鲜薯生产可选用克新4号、克新14号、克新13号、东农303、早大白、黄麻子等品种;加工淀粉、粉条等,可选用克新12号、克新20号、等;加工薯条、薯片等,可选用克新16号、克新17号、克新20号、东农305等。按熟期选择:早熟品种:东农303、早大白、克新4号、克新12号等;中熟品种:克新16号、克新17号东农305入地无门晚熟品种:克新12号、克新13号、克新14号、克新18号。马铃薯连续种植几年后,出现植株矮化,叶片卷曲,皱缩、变色、花叶、块茎越来越小,变褐,质量降低的种性退化现象,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病毒侵染造成的。尤其在高温天气,由蚜虫和跳甲等传播病毒,使病毒在块茎中繁殖,世代传递,越积累越多。所以必须更换种薯。防止种性退化最有效的方法一是采用脱毒种薯,能增30%~60%,还提高品质。脱毒种薯要2~3年更新一次。二是在生长期及时防治蚜虫。三是喷洒“病毒A”,“植病灵”等药剂防治病毒病。二、挑选种薯选择中小薯做种,要挑选薯形规整,薯皮细致柔嫩光滑的幼龄薯作种薯,凡薯形不整、尖头、有裂痕、畸形、薯皮粗糙老化、皮色暗淡以及芽眼凸出等不良性状的块茎不能做为种薯。如果面积小墒情好,可催芽播种,种薯经过长期窖贮之后,生理机能因抑制而不活跃,即使解除休眠,生命力也不旺盛,而且马铃薯应获得≥10℃的积温150℃时,才能正常发芽生长。如果出窖后立即播种,种薯只能在田间获得这个温度。如果晒种,在播前即可获得这个温度,而且通过晒种,种薯内龙葵素含量增加,利于防病防虫。其方法是:在4月中旬(播前25~30d),将种薯出窖,根据种植面积挑选种薯,然后摊在室内近阳光处或室外背风向阳处,平铺2~3层,上下各铺3~4层细沙,温度保持15~20℃,湿度保持在85%~90%,夜间注意防寒,3~5d翻动一次,均匀见光,催紫芽。在催芽过程中淘汰病、烂薯,促使苗齐苗壮。三、去掉尾芽把芽眼少活性弱的底部尾芽切掉不用。顶芽要纵切,充分利用顶端优势,要切大块,每块要1~2个芽,多带薯肉,薯块不应低于35g。在切块过程中应备用500倍液的升汞水,或浓度为5ppm的高锰酸钾消毒,切到病、烂薯时,将切刀浸入药液中5以上,最好要有备用刀。可采用育苗掰芽移栽,节省种薯,也可用来补苗,保证全苗。四、选地与整地选茬:前茬作物以禾谷类作物为宜,如小麦、玉米茬最好,其次是大豆茬。严禁选用在3年内施用过长残留除草齐的地块。整地,以伏秋整地为好,在前作收获后,先进行15cm旋耕灭茬,再用重耙耙平,耙深12~15cm,耕层深厚的地块进行深翻,深翻要达到35~40cm,耙碎耢平,待春季平地开沟播种,后起垄。耕层浅的或白浆土地块实行浅翻深松,浅翻18~20cm,深松35~40cm。五、科学施肥每亩施用2~3t腐熟有机肥,可使马铃薯增产显著,因为有机肥能释放出马铃薯必需的C0,尤其连作地块更要注意施肥。要增施磷肥和钾肥,缺钾还易空心,中心空腔发硬发脆,影
马铃薯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