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墨竹图题诗课件-课件(PPT).ppt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一、预习探究: 1、生字:衙(yá)斋(zhāi)燮(xiè)号(háo)寒放赈(zhèn)遂(suì) 救济(jì) 2、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劳顿:劳累。思绪:思路。救济:用金钱或物质帮助灾区或生活上有难的人。赈灾:赈济灾民。岿然不动:高大独立的样子。衙斋:官衙中的书斋。些小:指官职卑微。吾曹:我们。关情:关心。二、交流课外资料:图题诗:图题诗就是为一幅画题一首和画内容差不多的诗句。墨竹:用水墨画的竹子。墨竹图题诗就是在水墨画竹子的图画上面的诗。郑燮简介: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居士、板桥道人,晚年署作板桥老人。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画擅兰竹。以画竹之笔画赤子之心,其品格亦如所画之竹孤傲有节,体血百姓,两袖清风,官位虽小,足称有节。其另一画竹赠别诗亦可见其品格:乌纱掷去不为官,囊橐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消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郑板桥一生经历丰富,风雨坎坷,关于其的许多故事被保存下来流传于世,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一直所坚持的民本刚直的思想也影响着后来者。徐悲鸿曾在郑燮的一副《竹兰》画上题云:“板桥先生为中国近三百年最卓越的人物之一。其思想奇,文奇,书画尤奇。观其诗文及书画,不但想见高致,而其寓仁于奇妙,尤为古今天才之难得者。”介绍背景:本诗全名《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潍县:今属山东省。年伯:古称同榜考取的人为同年,称同年的父辈为年伯。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银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乾隆年间,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当时郑板桥在山东任职,山东受灾,饥民无数,作为一名体恤百姓的县官,郑板桥整日为民奔波,白日劳顿,夜不思眠。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本文记载的是又一个不寐的夜晚,听着冷雨拍打窗棂,风吹疏竹,发出萧萧之声,板桥竟错觉为百姓发出了啼寒饥号的怨声,于是提笔展纸作画,遂成此文。三、反复诵读,品读大意:墨竹图题诗(清)郑燮衙斋/ 卧听/ 萧萧竹,疑是/ 民间/ 疾苦声。些小/ 吾曹/ 州县吏,一枝/ 一叶/ 总关情。你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吗?

墨竹图题诗课件-课件(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304784686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