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执教者:湖北省云梦县胡金店镇中心小学徐伟利岑参(约715年—770年),中国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对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有亲切的感受,故其边塞诗尤多佳作。诗歌内容多为热情歌颂唐军的勇武和战功,也委婉解释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诗人简介思考:这首是边塞诗吗?唐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逢入京使逢,碰上、遇见。入京使:回京的使者。解题1、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 ; 2、能体会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 3、背诵课文,学习佳句 。学习目标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回头东望,故园千里,路途遥远。两只衣袖被泪水沾湿,双眼仍是泪水涟涟。路途遥远的样子泪流纵横的样子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路上遇到入京使,只能在马上交谈几句,想要写一纸书信却没有纸笔:只有请您给家里捎句话,向他们报个平安。请求,烦劳。捎口信。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这两句是写遇到入京使者时欲捎书回家报平安又苦于没有纸笔的情形,完全是马上相逢行者匆匆的口气,写得十分传神。“逢”字点出了题目,在赴安西的途中,遇到作为入京使者的故人,彼此都鞍马倥偬,交臂而过,一个继续西行,一个东归长安,而自己的妻子也正在长安,正好托故人带封平安家信回去,可偏偏又无纸笔,也顾不上写信了,只好托故人带个口信,“凭君传语报平安”吧。这最后一句诗,处理得很简单,收束得很干净利落,但简净之中寄寓着诗人的一片深情,寄至味于淡薄,颇有韵味。岑参此行是抱着“功名只向马上取”的雄心的,此时,心情是复杂的。他一方面有对故园相思眷恋的柔情,一方面也表现了诗人开阔豪迈的胸襟。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故园东望路漫漫”,写的是眼前的实际感受。诗人已经离开家多日,正行进在去往西域的途中,回望东边的家乡长安城当然是漫漫长路,思念之情不免涌上心头。乡愁难收。“故园”,指的是在长安的家。“东望”是点明长安的位置。“双袖龙钟泪不干”,意思是说思乡之泪怎么也擦不干,以至于把两支袖子都擦湿了,可眼泪就是止不住。这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思念亲人之情,也为下文写捎书回家“报平安”做了一个很高的铺垫因为岑参是第一次到西域,他告别了在长安的妻子,踏上漫漫征途。也不知走了多少天,就在通西域的大路上,他忽地迎面碰见一个老相识。立马而谈,互叙寒温,知道对方要返京,顿时想到请他捎封家信回长安去。
逢入京使 (3)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