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机工程学科简介[作者:佚名新闻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252]1960年我校轮机工程学科就开始了研究生的培养工作,1981年11月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7月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评为交通部重点学科,1997年我校本学科的硕士学位教育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唯一地获得了英国皇家工程师学会认可并注册。2002年1月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学科,本学科是我校"211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仅"211工程"一期设备投资经费达3000万元。我校本学科已为国内外航运业培养了大批的优秀人才,成为水运交通领域高级管理、技术人才的摇篮。本学科博士点现有4个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轮机管理工程;(2)轮机自动化与控制;(3)轮机仿真技术;(4)船舶轮机污染控制技术。本学科硕士点现有6个主要研究方向:(1)现代轮机管理工程;(2)轮机自动化与控制;(3)轮机仿真技术;(4)船舶安全管理与污染控制技术;(5)轮机故障诊断和预测预警技术;(6)船舶动力装置机电一体化。各学科梯队年龄、学缘、层次结构合理,拥有相对稳定的科学研究方向,跟踪国际航运最新发展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最新动态,拥有交通部重点学科带头人1人,跨世纪学术带头人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人层次人选2人,省部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校学术带头人6人,博士9人,其中留学归国博士4人,50岁以下博士生导师4人,45岁以下教授7人。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海上运输的可靠、安全、高效,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与保障,为中国航运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形成了本学科的鲜明特色,表现为:一、有明显的国际性,我校本学科各研究方向的主要研究课题都是紧跟国际航运高新技术发展前沿,为适应国际航运高新技术最新发展和履行国际海事组织(IMO)关于船舶安全与环境保护最新技术而开展各项学科研究工作;二、重点突出应用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研究,主要侧重于传播动力装置系统设计优化、综合节能及环境经济性、故障诊断的预测预警技术、轮机自动化及智能化、轮机仿真技术及船舶轮机防染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三、学科交叉,涉及领域广泛。轮机工程学科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学科,所研究的内容涉及多个一级学科及边缘学科的问题,如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交通运输工程、电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等学科。我校轮机工程学科的航海动态仿真与控制实验室、船舶动力装置实验室、油液检测中心及柴油机排放检测中心都是开放实验室,从规模和设备先进程度上处于,并能为交通信息与控制,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动力机械与工程等学科提供从事科学研究实验的基地。为落实李岚清副总理关于贯彻江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成世界第一流的高等航海学府"的重要指示,交通部已决定在第一期"211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在今后5年对我校本科的建设加大投资力度。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本学科将进一步加强学术梯队建设,加强人才和智力引进,加强前沿研究,提高学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同时加强师资建设管理,建立一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一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建立国际交流信息网,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所需基础设施的建设,使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质量也达到。广泛积极地开展校际、国际合作,进一步扩大国际科学研究合作领域,造就一种国际性的学科发展与交流的环境,使其成为国际学术活动的一个具有特色的学科领域。我们坚信,经过"十五"、"十一五"的努力,一定会把我校轮机工程学科建成世界同类学科的一流水平。轮机工程专业简介[作者:佚名新闻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978]本专业含轮机管理、船机修造两个专业方向轮机管理专业方向:本专业方向主要培养符合国际海事组织(IMO)制定的国际海员培训发证值班标准(STCW78/95)、能胜任现代船舶机电管理技术要求、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工程流体力学、工程力学、电路与电子技术、工程热力学及传热学、轮机工程材料、机械设计基础、微机原理及应用、船舶电气设备及系统、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自动化、轮机维护与修理、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等。本专业学制四年,实行半军事化管理。毕业去向主要是到远洋运输公司、海运公司等港、航企事业单位从事船上工作。该专业方向的学士学位获得英国轮机工程师学会的认可并注册,从而使毕业生可以拿到“国际通行证”。船机修造专业方向:本专业方向培养从事现代船舶轮机设备维修、检验及其工程管理,适应修船、造船、船检以及航运企业机务管理等领域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主要专业技术基础课和专业课有:工程力学、金属材料及工艺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电路与电子技术、计算机应用基础、船舶柴油机、船舶辅机、轮机自动化基础、船机制造工艺、船机检修工艺、船舶检验、船舶动力装
轮机工程学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