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注意事项: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选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写在本试卷上无效。Ⅱ卷时,。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hé)和克罍(léi)是1986年在北京房山出土的两件青铜器。(如下图)据《史记》记载,最初周王是将燕国封给太保召公的,但召公位高权重,还要继续留在镐京辅佐王室。于是,太保的长子“克”就代替他,成为第一代燕侯。两件青铜器的铭文中记载了这件事,克盉与克罍也由此得名。对克盉、克罍两件历史文物认识准确的是①为西周的分封制提供充分佐证②说明受封贵族须在都城辅助天子③展现了周代青铜器的工艺水平④能够印证古代史籍的相关记载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功臣为侯,并规定“”。“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朝廷与地方矛盾尖锐。某节度使派人到中书省办事,因其态度恶劣,遭宰相武元衡呵斥。不久,武元衡在靖安坊的东门被该节度使派人刺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任何一个制度之创立,必然有其外在的需要,必然有其内在的用意。”据此分析,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内在的用意” , ,“历代封建王朝每一次循环的结果,都使得中枢机构原权力更分散,皇帝的权力更加强。这种不断地转移与分散,是封建国家权力运行的基本规律。”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中男(男丁16岁以上至21岁为中男)不服兵役,成男(男丁22岁以上为成男)才服兵役。某次,封德彝提出中男服役的建议,得到太宗许可。但是,魏征不肯签署文件,并指出这是竭泽而渔的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