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验配工作指南助听器是听力语言障碍者(以下简称听障者)专用的康复设备之一,须经过验配方能使用。如果验配条件或验配技术达不到要求,不但不能发挥其听力补偿的作用,甚至还会造成新的听力损伤。因此,为规范助听器验配的程序和方法,提高助听器配戴者的听觉康复质量,维护其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工作指南。一、一般要求助听器验配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不能作为一般商品经营,助听器验配工作须由具备一定康复听力学专业资质的专业人员,使用相应的听力学评估、测试、诊断设备,在测听室等特定的声学环境中完成。关于从事本行业人员的岗位资质要求、设备要求及测听室声学要求遵照《助听器验配机构基本设置推荐规范》、《助听器验配人员执业资格准入管理办法》执行。二、助听器验配适应症及转诊指标(一)耳聋分级与适应症1、耳聋分级:、1、2、4kHz四个频率的平均听力损失分贝数作为等级目标值。平均听力损失在26-40dBHL为轻度听力障碍;平均听力损失在41-60dBHL为中度听力障碍;平均听力损失在61-80dBHL为重度听力障碍;平均听力损失大于80dBHL为极重度听力障碍。2、选择范围:平均听力损失在41-80dBHL听障者,通过助听器验配一般可获得满意的助听效果;平均听力损失在81-90dBHL听障者,通过助听器验配也可获得较为满意的助听效果;平均听力损失大于90dBHL听障者,应首选人工耳蜗植入,如手术条件暂时不具备,应及时选配特大功率助听器,也能得到听觉帮助。(二)转诊指标:作为助听器验配人员遇到以下情况应停止向听障者推荐助听器并首先考虑就医。①快速进行性听力下降;②近期发生的听力损失;③伴有耳痛、耳鸣、眩晕或头痛;④传导性耳聋;⑤外耳道耵聍栓塞超过外耳道腔25%或外耳道闭锁。三、助听器验配程序助听器验配程序包括前期准备、助听器预选、助听器验配和适应性训练、助听器效果评估四个阶段。(一)前期准备1、病史采集:详细询问发现耳聋的时间,耳聋是否进行性加重,对生活中各种声音的反应。另包括母孕期的感染史和用药史、小儿既往疾病史、用药史、生长发育史、家族史等,询问病史应同时注意观察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2、耳科常规检查:检查鼻咽部、咽鼓管和中耳腔的病变,这些部位的病变常可导致听力的波动,尤其要注意中耳病变等影响助听器选配的因素。3、听力测试:根据年龄不同,选择适当的行为测听方法,如听觉行为反应法(6个月以内)、视觉强化测听法(6个月-3岁)、游戏测听法(3-6岁)、纯音测听法(6岁以上)。大龄听障儿童及成人听障者除了测定气导听阈外,应同时检查骨导听阈和不适阈,这些对于助听器的选择十分重要。对一些情况复杂的听障者或小龄听障儿童,很难从一种听力测试中得到确切结果,除行为测听外,常需结合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多频稳态诱发电位、40Hz相关电位、耳声发射等客观测试方法共同确定其听阈值。分析测试结果:根据听力测试结果并结合病史初步判断耳聋的性质及耳聋程度,向听障者本人或家长详细解释听力测试结果、配戴助听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4、诊断与鉴别诊断:对疑有脑瘫、智力低下、孤独症、多动症、交往障碍、发育迟缓等疾患的小龄听障儿童,要请求神经科和精神科的帮助,进行学习能力测验及相关精神智力检查,排除非听力性言语障碍。若怀疑内耳及相关结构的异常,可建议听障者进行颞骨
助听器工作指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