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一、商品与货币1.(天津,4)2016年1月1日,M先生收到L先生偿还的为期一年的借款本金10万元与利息5000元,同期二人所在的国家通货膨胀为7%,这意味着:,【解析】D。考查“通货膨胀的原因及影响”。通货膨胀为7%说明价格上涨,价格上涨说明该国的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即供不应求,排除A;通货膨胀的主要是因为纸币的发行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和民间借贷无关,排除B;一年前10万元可以买到的商品现在需要:10万X(1+7%)=10万零7千元才能买到,而M先生收到的本息是10万零五千,在此借贷关系中通货膨胀损害了M先生的利益,故选D。2.(海南2)移动支付是指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对商品或服务的交易进行结算的一种方式。随着移动支付手段的星期,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通过移动支付方式完成交易。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移动支付对货币流通的影响是:①货币流通速度加快②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减少③货币周转次数减少④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A。考查“货币流通规律”。移动支付的出现,将会减少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从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加快,选①②正确;移动支付可直接支付到位,减少了支付的中间环节,进而使货币的周转次数增加,③错;移动支付并不会使货币的实际供应量增加,④不选。3.(新课标Ⅰ,15)2015年,某国宏观经济形势如下:产能利用率不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下跌至1%,低于国际公认的合理值3%。据此,预防通货紧缩成为关注的焦点。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可能引发通货紧缩的传导路径是:①产能过剩→工业品供过于求→工业品价格走低→企业利润下滑②消费低迷→消费品供过于求→消费品价格走低③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物价总水平持续下跌④企业投资萎缩→失业率上升→居民收入下降A.①→④→②→③B.④→①→③→②C.①→③→④→②D.④→②→①→③【解析】A。考查“生产决定消费、通货紧缩的实质和表现”。对于传导性试题,首先要注意排除错误选项,其次采用首尾法进行确定,最后根据变量之间的关系选出。企业是市场主体,利润下降,失业上升,收入降低,消费低迷,供给大于需求,故正确的传导顺序是①→④→②→③。4.(新课标Ⅱ,13)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创设的一种国际储备资产。2015年12月,IMF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表明:①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②人民币国际化取得新进展③中国外汇储备安全性提高④人民币汇率稳定性增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B。考查“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加入SDR货币篮子,是人民币国际化的表现,故选②;中国人民币加入货币篮子意味着更多国家接受人民币,中国的经济地位上升,故选①符合题意;加入货币篮子与外汇储备的安全性没有直接的关系,不能提高我国外汇安全性,故排除③④。5.(北京30)2016年中国在部分地区试点“一元券硬币化工程”,用一元硬币替代一元纸币;2015年丹麦公布了关于“无现金社会”的议案,计划用电子货币代替纸币;长期的恶性通货膨胀导
第一单元 生活与消费试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