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论三严三实心得体会“四风”之所以需要常抓不懈,党性之所以需要纯正生态,关键是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中存在不严不实的问题。提出“三严三实”,切中了作风之弊的要害,把准了党性缺失的命脉,可以从根本上防止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三严三实”利刃剑指:当两面人“吃党的饭砸党的锅”。党员干部过得硬,首先理想信念过得硬,党性原则过得硬,缺失精神之“钙”迟早会出问题、跌跟头。现实中有的党员干部信仰信念土松根摇,向往西方社会制度和价值观念,对共产主义心存怀疑,对社会主义前途命运丧失信心,从而在党不言党、在党不忧党、在党不为党,嘲讽理想,躲避崇高,自甘精神堕落,与党不坐在一条板凳上;让人大跌眼镜的是,不信马列信鬼神,从封建迷信中寻找精神寄托,热衷于算命看相、烧香拜佛,遇事“问计于神”,此类党员不在少数。甚至暗地信教入教,拆党的台,拉党的人,对党组织不信赖不维护,成为组织在编思想编外的党员。需要注意的是,台上道貌岸然、台下乌烟瘴气,会上唱高调,私下唱反调,对人马列主义,对己自由主义,戴着假面具,来回变脸的“两面人”也身披着党员干部的外皮。在这些人身上,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对党不忠诚、做人不老实,阳奉阴违、自行其是,执行政策规定打折扣、搞变通,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现象时有发生。也有的是非观念淡薄、原则性不强、正义感退化,对问题党员不敢管、不愿管、不会管,让和组织纪律形同虚设。还需要警惕的是,少数党员放纵欲望,信奉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热衷于搞“潜规则”、拉“小圈子”,搞团团伙伙、亲亲疏疏,党内圈规则群文化悄然形成。长此以往,必然与党和人民离心离德,把党的宗旨、群众利益抛在脑后。党的队伍绝不允许东食西宿之人,党的事业也绝不允许脚踩两只船。对“吃党的饭砸党的锅”之举绝不能听之任之“不出头”、高高挂起做“壁上观”、随声附和成“墙头草”。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党员干部要当“战士”不当“绅士”,敢于表态亮立场、敢于斗争刹歪风,决不搞“爱惜羽毛”那一套。历史和实践启示我们,良好的党性生态始终是党员干部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抵御各种诱惑的决定性因素。要练就“金刚不坏之身”,经得起各种考验,就必须与政治上的“两面人”划清界限,坚持说的做的一个样,言而有信,言而有行;台上台下一个样,公不忘廉,私不失品;对上对下一个样,真心为党,贴心为民;八小时内外一个样,公道办事,阳光做人。“三严三实”牛刀所向:为官不为“不干事就不会有事”。党员干部为官不为、尸位素餐、懒政怠政是“不严不实”的直接表现,究其根源在于党性之钙的缺失。对于此类顽疾,必须祭以从严从实的“牛刀”。其指向有三:一是失去好处“不作为”。自“八项规定”出台后,一些党员干部觉得现在公车不能私用了,福利不能乱发了,喝酒不能随意了,认为当官除了一身辛苦、半点虚名、全套监督以外,一点实惠都没有,工作又何必多尽心,在心怀落差和抱怨中“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乐当“和尚撞钟”,喜做“甩手掌柜”,干事创业的热情大减,遇事推诿、办事拖拉、敷衍塞责,搞“本本主义”、程序主义,拿“按规定”、“走程序”当热情服务的挡箭牌。贪图安逸“不愿为”是其二。玩心重、暮气重,常把事业当副业,怕吃苦、怕压力、怕顾不了家,往往是这些党员的现实常态。甚至在有的年轻干部中滋生着“一线年龄,二线心态,三线理想”的不正常现象。看似没有大碍的表现,蔓
党员干部论三严三实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