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浅析及对策学科:综合题目: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浅析及对策单位:潞水学校姓名:代敏邮编:412407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浅析及对策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人走出村庄,进入北上广等一线城市,成为城市建设者。一方面,在大城市的生活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另一方面,大城市相对较高的收入使得他们能够为家中父母、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提供最基本的经济支持。但与此同时,也给当今中国农村带来了一系列问题,留守儿童问题便是其中广受关注的问题之一。本文试从一名农村中学班主任的角度出发,对当前农村留守儿童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从学校及班主任责任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一、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留守儿童正处在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父母的关爱、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对青少年个性的发展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缺少父(母)爱甚至父母关爱同时缺位,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了诸多问题。二、存在的问题及分析(一)不良行为习惯。留守儿童的不良行为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两个方面体现较为明显。学习习惯方面主要表现为学习鲜有计划、课外阅读少、作业无法按时完成。生活习惯方面则主要表现为作息不规律、卫生习惯差、缺乏基本的礼貌等。家庭教育的缺失是不良行为习惯产生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大部分留守儿童都由爷爷奶奶或者其他长辈看护,没有文化或者文化程度低,使得这些监护人难以帮助留守儿童养成制定学习计划、注意个人卫生等良好的习惯,为留守儿童的学习提供相应的指导等要求更高的任务更是难以承担。另一方面,大部分留守儿童认为爷爷奶奶与自己有“代沟”,无法理解自己;寄住在其他亲戚家中的儿童则感觉自己“寄人篱下”,宁愿与自己的朋友去家乡以外的地方玩乐,也不愿意听从长辈的教导,从而出现了留守儿童不听管教、违反校规的现象。(二)性格缺陷。由于父母很早就出去打工,留守儿童的第一任老师由父母变成爷爷奶奶甚至是平时关系不太密切的其他亲人。长期在外打工的父母往往因为没有办法照顾孩子而产生比较强烈的愧疚感,继而采取“金钱+物质”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缺失的亲情。这种简单的弥补方式极易使孩子滋生好逸恶劳好、拜金主义等思想,形成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人生观,他们只知道单向接受爱,不知道去施爱,对家人、师长、邻居、朋友冷漠少情,缺乏社会责任感。同时,长辈在心理上的较少关注让大多数儿童难以感觉到幸福,继而会产生负面情绪。而农村学校的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也极为薄弱,留守儿童在遇到情感和心理问题时无处倾诉,渐渐变得自卑、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流。随着父母外出打工时间的延长,心理问题更加严重,严重的甚至出现自闭、抑郁倾向。(三)监护时有缺位。一是节假日无人看管。个别留守儿童不仅父母不在身边,而且连可以托付的亲人都没有,父母往往就将孩子托付给周围的邻居。放假回到家中后,没有了学校的那种约束,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成了无人看管的“自由人”。二是监护人无力看管。在家的监护人往往只注意孩子吃好、喝好,不去关注也无力关注孩子的其他方面,有的甚至连孩子的去向都不是很清楚。再加上孩子自身在心理上缺乏防范意识,生理上也没有足够的自我保护能力使得这些孩子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极易成为不法分子的目标。三、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存在问题浅析及对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