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安市旅游自然资源概况永安,位于闽中偏西,明景泰3年(1452)设县,1984年撤县设市。总面积2942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城镇与农村人口各一半。经济实力排榜全省十强县第8位。永安,地处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的过渡地带,山地和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90%,四面环山,海拨1400米以上的山峰有22座,闽江上游主要干流之一九龙溪流经永安,自古俗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称。永安是一个绿的海洋、绿的世界。永安,属典型的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年平均降雨量1569毫米,植被丰富,%,农民人均毛竹面积5亩,居全国之首。动物资源405种,国家一级保护的7种,二级保护的41种。永安是南方典型的“绿色植物基因库”和天然的氧吧。永安的山、永安的水和永安的气候造就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地质公园、中国笋竹之乡、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洞——石林(其中桃源洞景区是国家4A级旅游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天宝岩、省级自然保护区紫云山和正在开发的大丰山等。一、桃源洞风景区桃源洞风景区位于永安市城北9公里205国道旁,,分别由桃源洞、百丈岩、栟榈山、栟榈潭四大景区组成。景区共有百余处名胜古迹,其中自然景观60余处,人文景观40余处,分布在沙溪河的两岸。1、桃源洞桃源洞因盛产栟榈树,古有栟榈山之称。风景区起始于唐代,五代后晋年间建有寺庙,明代风景区得到较大发展。南宋宰相李纲和左正言邓肃及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都曾在此驻足并留有诗句。明代万历年间(公元1605年)当地安砂人两郡司马陈源湛捐资建有亭、台、楼、阁十余处。景区有“世外桃源”仙境之美故取名为桃源洞,并在入口处120米高的赤壁上刻有“桃源洞口”四个大字,从此桃源洞名闻遐尔。,有景点20余。最为著名的有:桃源洞口、锁洞桥、观音大仕殿、一线天、飞来石、跨虹桥、望象台、阆风台、三寨门等,其中“一线天”堪称全国之冠,只见悬崖裂出一缝,直透山体,全长127米,高68米,宽仅盈尺,只容一人侧身而过。明末大旅行家徐霞客赞道:“余所见一线天数处,武夷、黄山、浮盖,未曾见若此大而逼、远而整者。”2、栟榈山栟榈山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桃源洞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沙溪河西岸,总面积约7平方公里。该景区历史悠久,为桃源洞风景区的起源。早在唐代就有头陀僧结草访庐于此,现还保存头陀墓。五代后晋天福年间(公元940年)建有栟榈寺。明嘉靖30年(公元1551年)建有栟榈书院。其自然景观使徐霞客赞叹:“上大滩十里,东南行,忽望见溪石突兀,既而直逼而下,则突兀者转参差,为崩削。俱盘互壁立,为峰为岩,为屏为柱,次第而见。”区内修竹湾静谧幽雅、古风犹存;栟榈山山峰峻峭、岩壁巍峨。主要景点有:石头城、走马岩、降仙台、大峡谷等。3、百丈岩百丈岩位于桃源洞的南部,,因山峰峻拔、悬崖百丈而得名。著名景点有马氏仙姑庙、钟鼓峰、姑嫂峰、剑门关等20余处,马氏仙姑庙是景区最著名的人文景观,马氏仙姑原名马五娘,因为她救世济人,从而闻名八闽,为马氏信仰流派的发源地。百丈岩与桃源洞之内有一桃花涧,全长7公里,俗称“东南情侣漂”,为永安市旅游拳头产品。乘坐皮筏艇从铜盘村顺流而下,体验小涧两侧青山若屏、山环水绕的意境,感受惊、险、奇、趣的欢乐,令游人流连忘返,全长近300米的“水上一线天”令人惊叹不已
永安市旅游自然资源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