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入京使》学案学习目标:正确流利的诵读,读出节奏感。2、能从“炼字”的角度体会诗歌意境和作者抒发的情感。3、能学以致用,赏析名诗佳句,体会古典诗歌的文字魅力。课前准备: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2、结合注解,读懂每句大意。课堂活动(一):了解“炼字”古人写诗作词,往往会根据意境情感等的需要,精心挑选最贴切、最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来表情达意,我们称之为“炼字”。五代有位诗僧齐己,一次在下了一夜大雪的早上,发现有几枝梅花已经开了,觉得开得很早,写下了《早梅》这首诗,但有句诗他拿不准。大家帮他选选:前村深雪里,昨夜()开。(一枝、数枝)课堂活动(二):“炼字”赏蕴你认为本诗中哪些字或词“炼”得好,说说你的理由。(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课堂活动(三):学以致用欣赏下面几首有关“思乡”的诗歌,结合诗意从“炼字”角度做点赏析。(要求: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一首诗歌开展合作探究,然后展示朗读、嘉词好字的赏析、最后的板书小结)(一)《泊船瓜洲》王安石(北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诗文解释】行船停泊,我隔江遥望对岸的京口,心里想,这里与我居住的钟山也就只隔着几座大山吧,和煦的春风吹绿了长江南岸的草木,而我何时才能在皎洁的月光照耀下返回家乡呢?【创作背景】神宗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副宰相);次年被任命为同平章事(宰相),开始推行变法。由於反对势力的攻击,他几次被迫辞去宰相的职务。这首诗写於熙宁八年(1075)二月,正是王安石第二次拜相进京之时。(二)《人日思归》薛道衡(隋)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诗文解释】入春已经七天了,离开家已经有两年了。回家的日子要落在春回大地北飞的雁群之后了,但是想回家的念头却在春花开放以前就有了。【创作背景】薛
逢入京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