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应用11.doc:..教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课时一课时 备课教师 李姗姗教学目标1•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理解比例尺的意义。根据比例尺的意义解决实际问题。2•在师生、生生的交流活动中,体会比例尺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结合实际,经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数学的思维方式,培养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实际距离。教学难点比例尺在生活实际中的运用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个性化调整第六课时问题生成单班级: 姓名:我会预习在我们学校周围也有许多美丽的景点。请同学们看着老师给发给大家的一幅地图,回答:你能看到什么?还能看到什么?1•你还了解比例尺的哪些知识?图上一厘米表示实际中的一万厘米,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一万倍。。(比例尺)、(图上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实际距离)那么知道 (比例尺)、(实际距离)我们就可以求(图上距离)也就是说知道其中的两个量,能不能求出第三个量呢?预习本节内容后,你有什么困惑?请你提出我1—2个有价值的问题。,小组提炼出1——2个本组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提炼出本节课研究主题。预设:1•怎样求一幅图的比例尺?2•在三个量中,如何根据两个量求第三个量?。2•选择与主题相关的资料内容,展开学习、讨论。3•达成共识,向大家汇报或推荐交流结果。方法交流预习成果一一归纳要点一一得出结论各组汇报合作学习的过程和所得结论。三、。下面,我们就带上比例尺,进行一次地图上的旅游。(1)出示课件:仔细观察所以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预设一:生提:图上距离是多少?(测量)预设二: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实际距离大约多少米?仔细观察所有信息与问题,要求从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我们就必须先知道什么?老师给同学们也提供了同样的地图,请你想一想、量一量、算一算,求出从我们东门小学到铁塔寺的实际距离。方法一:方程。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使用这种方法还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刚才我们根据比例尺的数量关系,利用比例尺的意义直接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他同学还有不同方法吗?方法二:生:“4十1/10000”求出的是实际距离。我们组是这样想的: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二比例尺”,在这里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法中的除数;比例尺相当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商。而“除数二被除数三商”,所以可以推出“实际距离二图上距离十比例尺”,我们组就是根据这种关系求实际距离的。方法三:根据比
比例尺的应用1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