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真的会引起“依赖”吗王师傅50多岁了,去年查出患了2型糖尿病,也没去看大夫,就自己按症找药,买了小区里推销的某糖尿病特效药,开始还管点用,后来血糖就下不来了,空腹老在10个左右,后来又和小区里的病友互相交流,谁说吃啥好,就换啥药吃,前前后后换了不下十几种,血糖越来越高,这不,前两天疲乏、没劲越来越严重,到了我们内分泌科门诊,一查,当时血糖已经高的测不出了,尿里酮体还有一个加号,门诊医师赶紧收住院。入院后,王师傅强忍难受,和医生要求约法三章,最重要的一条是千万不能用胰岛素。经过耐心说服,总算同意在酮症状态下先用胰岛素治疗,但是最终还是追加了一句,能不用胰岛素就不用胰岛素。在王师傅的酮症纠正、精神好转后,通过谈话详细了解,我们发现,王师傅也得了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另一种“合并症――胰岛素恐惧症”。胰岛素恐惧症是糖尿病患者或者患者家属非常常见的“病症”,主要表现为对使用胰岛素有抗拒心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1、胰岛素类似于毒品,打了就不能停了;2、胰岛素也可以诱使耐药,所以用的越早,将来失效的时间越早,所以应该在疾病后期实在不行了再用;3、胰岛素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一道防线,如果使用胰岛素,说明病情很重。基于以上理由,好多患者和家属在就诊时给医师提出了类似于王师傅的要求,而这些,都是由于对胰岛素的认知误区所造成的不必要的担忧,我们把这样的表现戏称为糖尿病的特殊“合并症――胰岛素恐惧症”。要治愈胰岛素恐惧症,就要了解胰岛素在人体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我们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源主要由葡萄糖提供,而葡萄糖的主要来源是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而在食物中,我们吃的主食的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是饮食中葡萄糖的主要来源;我们吃进去的碳水化合物,大部分刚开始是结构复杂的多聚糖类如淀粉等,经过胃肠道的逐渐的消化吸收,最后水解为葡萄糖,这个时候,需要从肠腔进入肠道周围血管丛入血,才能随血流到达全身各个器官、组织,被作为能源利用。在肠道,有一群尽忠职守的工人,负责把葡萄糖从肠道送进血流,血糖水平就会升高;升高的血糖就刺激了胰腺的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这些血糖随着血流先进入肝脏,一部分在肝脏被变成能源利用,一部分被送到肝糖库-糖原储存起来,在不吃饭的时候再被变成能源利用,这些过程都大部分都需要胰岛素的参与才能正常运转。而剩余部分的血糖再随着血流全身其它器官组织被利用,而血糖进入血流大部分都需要有个转运机-葡萄糖转运子或者一些特殊的转运蛋白质,在不同的器官组织,这些转运机的型号可能有差异,但胰岛素产生的信号是大部分葡萄糖转运机的不可缺少的“闸门”,一旦胰岛素不够或者质量不好,产生的信号异常,或者这些转运机本身出了问题,不认识胰岛素信号这个闸门了,这个转运机的功能就失常了,导致血里边的葡萄糖不能被顺利地转运进各个组织器官,血里的葡萄糖水平升高,而各个组织脏器却并没有足够的葡萄糖供应,处于饥饿状态,产能不够,也逐渐出现功能失常,临床上的典型表现就是糖尿病的三多一少――吃的很多,但是吃进去的葡萄糖全积在血里,身体各器官却是饥饿的,仍然发出信号要吃;而血里边的大量葡萄糖,会让人的尿量越来越多,葡萄糖从尿中流失,让人觉得越来越渴,就要大量喝水;由于身体各个组织器官处于饥饿状态,功能不足,为了活命,就会有其他的替代的功能方式,脂肪燃烧,蛋白质分解,这些过程不需要胰岛素的参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
胰岛素依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