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悟和谐之意.ppt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悟和谐之意、尽和谐之责、建和谐校园东莞市石龙第三中学:李炳祥悟“和谐”之意请你关注:“和谐”、“和谐社会”“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在百度的搜索结果:1、“和谐”相关网页约34,300,000篇2、“和谐社会”相关网页约11,800,000篇3、“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关网页约占2,970,000篇4、“和谐世界”相关网页519,000篇请你了解:和谐社会的提出:1、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社会更和谐”2、2004年9月,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3、2005年2月,胡总书记在给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讲话中系统阐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主要任务4、2006年3月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十一五规划纲要,部署今后五年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任务。5、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把和谐社会作为主要议题。从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此由美好蓝图逐步变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请你认识: 2006年10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共分八个部分。主要回答了我们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怎样建设和谐社会的问题。 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论述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第二部分:明确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三、四、五、六、七部分:主要从社会层面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五大举措。 第八部分:强调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党,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请你思考: 一、和谐社会的含义:和谐社会是什么?1、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文化。(1)“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和谐社会重要的文化内涵。《中庸》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论语•学而》说:“礼之用,和为贵。”流传千古的日常语:“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等。(2)“和谐社会”是中国历史上许多思想流派的核心追求。儒家的“天下为公”理论、“大同之世”理论。见《礼记•礼运》道家的“小国寡民”(老子)和“至德之世”、“建德之国”、“至治之世”(庄子)理论康有为写的《大同书》设计了一个没有差别、没有矛盾的“大同世界”2、西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也表明“和谐社会”理想是人类的共同向往。()古西腊先哲认为:“和谐即最美”。(2)莫尔的“乌托邦”。(3)培尼拉提出的“太阳城”。(4)马克思提出的“共产社会”。“中国改革开放近30年,摸着石子过河走了很长一段时间。现在水深了,脚够不着底了,经济和社会的复杂程度是以前无法想象的。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很难使中稳发展的轨道。现在提出和谐社会这个命题,这不仅是国家的政治纲领,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与社会课题。”-------易鹏飞

悟和谐之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1188830
  • 文件大小236 KB
  • 时间2019-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