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应对“三农”建设.pdf.pdf


文档分类:法律/法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应对“三农”建设如试。这些措施大多是从信贷资金、政策扶持的“硬投入”人手,笔者从实际农村金融工作体会到,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提高“三农”资金使用效率,也是金融部门支持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新农村建设对支付结算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央和地方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陆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作为为“三农”资金提供结算汇划服务的农村金融机构支付结算部门,应如何适应这一变革?带着这个疑问,笔者对成宁市农村支付结算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新农村建设对支付结算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非农产业迅速崛起,农村劳动力流动增加,商品流通Et趋活跃,农村地区对办理支付结算业务提出了安全、高效、快捷的要求。、集体经济鬻Il涉I霪■文/中国人民银行威宁市中心支行刘红云的快速发展,支付结算品种也有多元化发展的要求,不仅要有传统的支票、汇兑、委托收款等结算方式,而且对新的结算品种,如银行卡、网上银行、电话银行、家庭理财等需求也在不断增加,在经济基础条件较好的县(市)更为明显。,农村普遍反映银行结算收费偏高、收费标准不统一、收费管理不规范,低成本的小额支付系统开通后对客户的收费标准也没有降低。低收入的农村消费群体迫切要求金融部门制订具有城乡差别、适合农村金融市场的收费标准。,早期进域务工的农民有不少回乡创业,城市中的许多有识之土也到农村寻找商机,这些消费群体对银行支付结算的需求不尽相同,这就要求农村金融机构在网点布局上要本着“合理布局、便利农民、兼顾效益”的原则,既不能因为城镇经济发达而乱设机构,也不能因为农村经济不发达而忽略机构的设置。二、,工、农、中、建4家商业银行纷纷撤销其在农村的营业网点,使农村金融机构锐减,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机构也从自身经营效益考虑,,部分农村金融营业网点也相继撤销,出现了“零金融机构乡镇”。另一方面,由于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多和国家各项惠农政策的落实,广大农村地区对金融服务特别是支付结算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据调维普资讯 S匾匾查,成宁市某相对发达县共有15个乡镇,其中设在农村的农信社有13个,邮政储蓄机构8个,农行营业网点1个,2个边远乡镇无任何金融机构。另外,部分基层金融机构存在“重存款、重信贷、轻结算管理”的思想,支付结算人员配置不足,“排队取款,等待办理支付业务”的现象较为普遍,致使部分乡镇企业和农民合近求远,赴城区办理支付结算业务。,农村支付结算业务呈几何式增长。成宁某县2004年前农村银行卡发卡量还为零,近几年来,随着邮政绿卡和农信社福卡的推广和应用,其银行卡结算业务得到了长足发展。截至2007年2季度,全县农村发卡量达32613张,占全县总发卡量的44%。此外,大量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新型农民涌现,乡镇企业和农民对运用现代支付结算手段办理业务需求强烈,但现阶段农村支付结算资源配置不尽合理。

改善农村支付结算环境应对“三农”建设.pdf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buufeh05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