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物卫生监督、动物疫情监测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采样前的准备、样品采集的一般程序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动物卫生监督和动物疫情监测的样品采集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18635-2002 动物防疫基本术语NY/T541-2002 动物疫病实验室检验采样方法NY/T561-2002 炭疽诊断技术DB43/306-2006 动物防疫监督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令第71号)《高致病性动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运输包装规范》(农业部公告第503号)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对各项有关动物防疫的法律、法规、标准、措施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并依据检查情况按规定进行监督、批评以至处罚。对动物疫病的发生、流行、分布及相关因素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观察与检测,以把握动物疫病的发生情况和发展趋势。取自动物或环境、拟通过检验反映动物个体、群体或环境有关状况的材料或物品。同一饲养地、同一饲养条件下的动物群体或个体;同一产地、同一批次的动物产品。来自患病或可疑患病动物的被(待)检材料。从动物或环境取得样品的过程。按照随机化的原则(总体中每一个观察单位都有同等的机会被选入到样本中),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的过程。某个时间内,特定地区某病(新老)感染动物数占调查动物总数的百分率。动物或动物产品出现异情况、或怀疑有疫病存在,由相关部门作出的针对性监测。按照特定目的而制定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并按计划实施的监测。4 样品采集的基本原则采集死亡动物的病料,应于动物死亡后2h以内采集,最迟不得超过6h。采样过程应注意无菌操作,刀、剪、镊子、器皿、注射器、针头等用具应事先消毒,一套器械与容器只能采集一种病料。根据采样的目的、内容和要求合理选择样品采集的种类、数量、部位与抽样方法,抽样时应注意减少和消除影响样品代表性的各种因素,使样品能最大限度地代表总体情况。采样人员应加强个人防护,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的相关规定,避免对样品、环境的污染和对采样人员的伤害。5 采样前的准备采样人员应熟悉动物防疫的有关法律规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知识,熟练掌握采样工作程序和采样操作技术。一次采样不得少于两人,动物卫生监督采样时至少一人为动物防疫监督员。动物检疫器械箱、采样箱、保温箱或保温瓶、解剖刀、剪刀、镊子、酒精灯、酒精棉、碘酒棉、注射器及针头。取样工具和盛样器具应当洁净、干燥,必要时作灭菌处理。根据所采样品的种类和要求,准备不同类型的存放试剂,如PBS缓冲溶液、30%甘油缓冲溶液等。采样单、不干胶标签、签字笔、圆珠笔、记号笔、采样单、记录本、口罩、一次性手套、乳胶手套、防护服、防护帽、护目镜、胶靴等。6 样品采集的一般程序与要求根据采样目的、内容和要求,选择样品采集的种类,
动物防疫样品采集技术规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