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河区于2002年合肥市区划调整时成立————————————————————————————————作者:————————————————————————————————日期: 包河区于2002年合肥市区划调整时成立,位于合肥市南部,濒临全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辖7个街道、2个镇、1个包河工业区,共72个社居委、38个行政村。区域总面积340平方公里(其中巢湖水面74平方公里),常驻人口52万人,其中非农人口35万人。近年来,随着合肥市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包河区处于正在建设中的合肥现代化滨湖新区的前沿阵地和核心区域,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的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积极探索构建城乡一体党建工作新格局”。如何推动各级党组织打破城乡区域界线,切实加强城乡党建观念、资源、工作“三个统筹”,大力推进不同领域党建工作的融合与共建,使城乡党建由封闭转向开放、由条块分割转向区域联合,努力构建“组织共建、资源共享、管理互动、发展互惠”的城乡党建工作新格局,已成为当前党建工作的重要课题。 一、新时期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新格局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尽管近年来我区基层党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在诸多方面仍然表现出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不适应,与建设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发展战略、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适应。具体讲,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现行党组织设置模式,是影响我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不利因素。目前,基层党组织主要是按行政区划或地域关系设置,并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纳入各自的条块范围。比如我区机关党组织、企事业单位党组织都是按照行政隶属关系设置,这是城市党组织的主体;农村党组织主要是按照行政村来设置,虽然一些地方已经逐步把支部建在产业上,但也还只是处于探索阶段。这种城市、农村、企事业单位相互区隔的城乡基层党组织设置模式,严重地制约了相互间的交流和沟通,极不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内在要求。 (二)缺乏人财物保障,是制约我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现实困难。从党建阵地来看,目前全区农村党组织活动阵地已基本解决,但社区党组织活动阵地十分紧张,全区部分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阵地缺乏问题。从工作经费来看,街、镇党建工作经费普遍紧张,社区、部分村党建工作经费缺乏,党员活动、教育培训、学习交流因受资金限制,形式比较单一。从党建队伍来看,基层党务干部队伍较不稳定,转岗比较多,街、镇大多数党务干部在短期内从党务工作就转向行政工作,即使从事党务工作也在其他工作上牵涉较多,影响精力。 (三)党员流动性日益增强,增大了我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难度。截至去年年底,全区登记在册的流动党员有133名,发放了《流动党员活动证》,但仍有少数外出党员没有办理任何手续,成为“隐形党员”,部分党员甚至与组织失去了联系,成为“档案党员”。由于党员流动型增强,大量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党员发展难,党组织活动开展难,村(居)一级培养后备干部更难。党员流动性日益增大,给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四)部分基层党组织党建工作办法少、简单化,难以适应统筹城乡党建新格局的要求。部分基层党组织负责人抓党建的“主业”意识不强,抓党建工作仍然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工作方法,以行政命令为主,偏重于行使管理职能,不会运用说服教育、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的方式开展工作,不能有效解决实际经济社会加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对问题多、困难大、条件差的领域如何推进党建工作更是束手无策。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当一些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空洞枯燥,方式简单陈旧,仅局限于念念文件、读读报纸、讲讲道理,对党员缺乏吸引力,对群众没有影响力,与我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工作的要求极不适应。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剖析 剖析以上问题存在的原因,主要来源于三方面的障碍。 (一)现行体制障碍。长期以来,我们将社会成员纳入到各行政单位之中,实行以具体单位为单元建立基层党组织的模式。虽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加快,党的建设在区域、行业界限上有所打破,但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尚未完全突破,尤其是在涉及单位利益关系时,工作难以推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城乡党的建设统筹发展。 (二)思维定势障碍。少数基层党组织、党员领导干部在研究和谋划具体工作时,由于受计划经济条件下传统思维影响,思想不够解放,仍按行政单位管理体制开展工作,资源区域开放度不高,城乡资源整合利用难度大。 (三)统筹手段障碍。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统筹手段和方法,实现城乡基层党建互融互促、整体提升,还存在一些困难。运用网络互动手段加强流动党员管理不够,信息技术在城乡党建联谊、党员培训等方面发挥作用不明显,城乡基层党建互联共建与解决城
包河区于年合肥区划调整时成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