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就古籍定级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和探讨,并提出解决的方法和建议。关键词:古籍;古籍定级;古籍普查平台中图分类号::a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8-0074-03作者简介:甘沛(1962―),河南省图书馆馆员。随着“全台”的开通运转,全台”上对本单位的藏书进行登记、定级。在实际工作中,古籍工作者依照《古籍定级标准》给本单位的古籍藏本定级,看似极为简单,只要在古籍定级页面上,选择对应的等级和定级依据后再点击确认,就完成了古籍定级。其实,给古籍准确的定级并不简单,要根据每一部古籍的具体情况,经过综合分析后,才能确定等次。而《古籍定级标准》也不是完美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同时,每一个古籍工作者对古籍版本的判定及对《古籍定级标准》理解也不尽相同,所以,有时候不同的单位、不同的人对同一部古籍的定级都存在着差异。笔者针对古籍定级标准在实施的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并探讨出一些相对准确的定级经验。[kh+4mmd]1《古籍定级标准》与“全台”中古籍定级标准的比较[kh+4mmd]2010年“全台”上线之初,古籍定级页面上罗列的定级细则与《古籍定级标准》是完全一致的。2011年10月,平台上的定级细则与《古籍定级标准》相比,有了一些变化,应当是经修订后重新编写了一些细则。其中变化较大的是以下几点:将一级丙等的“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二级丙等的“清代泥活字印本,铜活字印本”合二为一,变二级丙等的“清代磁版印本、活字泥版印本,以及泥活字、铜活字、锡活字、铅活字及铁活字印本”加以细化;二级丙等的“明清时期影刻,影写宋元版本”修订分为三部分:一级丙等“明清时期特别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二级甲等“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及二级丙等“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刻本”;一级丙等的“明清时期各学科名家名著的代表性稿本”,分解为一级乙等“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手稿本”与二级甲等“明清时期各学科著名学者代表性著作的修改稿本、一般著作的手稿本”;对二级丙等的“清乾隆及其以前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四库零帙及四库底本”也进行分解,变二级甲等“清修《四库全书》底本”、二级丙等“《四库全书》原本零帙”,并把“内府刻印,抄写的书本,禁毁书”从古籍定级细则中剔除;二级丙等的“明末及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以前的木活字印本,套印本及铜版印本等”修订为“明末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具有代表性的木活字印、套印、敷彩印及铜版印的古籍传本”,强调了应有代表性;二级丙等的“明代朱印本、蓝印本、钤印本”,修订为“明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至明末印制的朱印本、蓝印本、钤印本”,提升至二级乙等。经过修订的定级细则,比原来的更为合理,时间划分更便于掌握。如二级甲等“明嘉靖元年(公元1796年)至清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印制、抄写的元代及元以前人著作而成为现存最早的古籍传本”,二级乙等“清顺治元年(公元1644年)至清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的活字印本、活字套印本”等;但有部分修订的细则,如一级丙等的“明清时期特别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二级甲等的“明清时期重要的宋元版本的影抄本”,除对古籍版本有较深研究的专家学者没有障碍
“全国古籍普查平台”古籍定级浅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