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华魂征文。不稳定膀胱4500.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膀胱过度活动症研究进展瞿创予,徐丹枫,任吉忠膀胱过度活动症(OAB,overactivebladder)简称膀胱过动症,包括不稳定膀胱及逼尿肌反射亢进两种异常:在神经性膀胱称为逼尿肌反射亢进,在非神经性膀胱则称为逼尿肌不稳定(1,2)。一、膀胱尿道活动的神经控制排尿活动分为非主动排尿活动及主动排尿活动两种,后者主要指排尿期因某种原因要求中止排尿,而贮尿期因某种原因要求开始排尿与非主动性排尿活动无甚区别(3)。非主动排尿活动:根据新的研究结果,排尿活动属人类情感运动的一种,情感运动中枢在视前区及中脑导水管区,调节排尿、性活动等,中脑导水管周围黑质接受经盆神经传入的膀胱副交感A-δ传入纤维的膨胀刺激(牵张刺激),而排尿中枢位于脑桥,含两块独立的小区:一为排尿中枢(PontineMicturitionCenter,PMC,M区),一为贮尿中枢(PontineStorageCenter,PSC,L区),均与黑质有联系,而两者间无互相联系的神经通路。PMC在脑桥背外侧被盖内侧处,PSC在PMC腹外侧。PET(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术)显示人在排尿时M(内侧)区活性增加,而突然中止排尿即贮尿时L(外侧)区活性增加。M区电刺激导致膀胱压升高、尿道压降低及外括约肌松弛,双侧M区病变导致尿潴留、膀胱压下降、膀胱容量增加。L区电刺激导致盆底肌紧张度增加、尿道压增高、排尿中止,而该区病变导致尿失禁。M区发出神经纤维到骶髓排尿中枢,而L区发出神经纤维到阴部神经核,此两处分别有盆神经及阴部神经到膀胱逼尿肌及尿道外括约肌。排尿活动时逼尿肌外括约肌协调在骶髓S2~4水平实现,M区来的纤维除与逼尿肌核形成突触外,尚与γ-氨基羟丁酸能的中间神经元形成突触,后者兴奋时发出抑制性冲动到阴部神经核,经阴部神经使外括约肌松弛〔3〕。右半脑对情感运动、排尿活动的控制极为重要,而左半脑则无关大局〔3〕。大脑皮质对排尿活动的功能区定位:PET显示排尿时右中央前回背外侧活性增加,而抑制排尿时右前扣带回活性下降,此处病变导致逼尿肌反射亢进,中央前回、前扣带回与下丘脑、脑桥如何连接尚不清楚。主动性排尿活动:要使排尿速度加快,须收缩腹肌,PET可见右中央前回上外侧活性增加,而要主动停止排尿时,须收缩盆底肌及外括约肌,PET可见右中央前回上内侧活性增加。临床上有作者利用γ-氨基羟丁酸(GABA)能的中间神经元改善截瘫病人的排尿困难,即在骶髓或鞘内注射baclofen(拟GABA剂,巴氯芬),使外括约肌松弛〔3〕,该药口服对逼尿肌外括约肌失调症也具有治疗作用。该药对逼尿肌反射亢进或不稳定膀胱亦有作用,显示膀胱过动症与尿道功能亢进也有关系。二、膀胱粘膜钾离子及自主神经传入通路膀胱尿道的自主神经传入神经纤维有两种:A-纤维及C纤维,前者为有髓鞘副交感快传导纤维,沿盆神经传入,感受平滑肌静止膜电位变化或牵张刺激,上可达中脑,后者为无髓鞘自主神经慢传导纤维,沿盆神经或腹下神经传入,感受细胞外液K+浓度变化,向上传导不超过脑桥(1,4)。膀胱粘膜上皮覆盖有致密分布的糖胺聚糖层,阻滞尿液与细胞外液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单位:200003,上海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泌尿外科,中国人民解

中华魂征文。不稳定膀胱4500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ocin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11-1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