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验:_____________-----------------------日期: 1一、电子报批背景 1二、产品介绍 1三、升级说明 2第二章初识系统 4一、系统简介 41、整理设计图 42、输入建筑信息 43、绘制闭合轮廓线 44、轮廓线赋属性 55、图形检测 56、统计及绘制指标 5二、运行环境 51、硬件运行环境 52、软件运行环境 5三、系统的安装与卸载 51、安装前的准备 52、系统的安装 53、开始运行 64、卸载 6第三章系统操作 7一、进入和退出系统 71、进入系统 72、退出系统 7二、系统功能 81、建筑信息 82、属性输入 103、标注 144、属性查询 145、图层填充 156、删除填充 167、图层控制 168、图形检测 179、属性统计 2010、三维效果 2311、视点转换 24第一章前言一、电子报批背景电子报批是自一九九九年以来在广州市城市规划局率先实行的一种管理审查制度。简而言之,电子报批要求建设单位在向规划局送审各类图纸资料时,在保留原有的送交纸图方式同时,送交一份经过标准化处理的电子文件,以方便管理审查人员快速便捷准确地审查报批方案。开展实施电子报批不仅仅是对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设计人员要求能够从数量的角度将设计方案作一个完整的阐述,图中的每个区域甚至小到每条线要能说得清楚什么含义,其中有多少数量的成份在其中,采取的手段就是要对区域、线条进行定性与定量,便于计算机能够识别,有能力计算。同样实施电子报批对城市规划管理部门也提出了较高的标准。设计人员将区域和线条代表的含义说清楚了,同样管理人员掌握的审查标准、审查的尺度、指标计算的依据同样也要清清楚楚。每项指标计算的结果是如何得来的,依据是什么要让大家都清楚。从这个角度上说,实施电子报批是一种手段,其目的是在于树立城市规划管理的公正性、公开性与科学严谨性,这是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的。该种意义远远大于电子报批所带来的提高审批效率,计算准确可靠的意义。二、产品介绍广州市规划局作为在全国同行业中信息化建设开展较早的单位,早在1996年就开始了电子报批这方面的研究。2000年9月开始实施修建性详细规划电子报批,2002年11月1日开始实施建筑工程电子报批。为配合建筑工程电子报批制度的实施,广州市城网信息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研制了“报建通”“报建通”产品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设计方案报审及调整,申领及调整建筑工程许可证(装修工程除外)等多个规划建筑业务环节,应用“报建通”软件,可方便定义建筑总面积及内部分项面积的设计区域,快速计算各项汇总面积指标,软件同时也提供了多项辅助审查的小工具,便于全面快速掌握了解设计方案的构图组成及图形要素分布情况。“报建通”产品自推出来之后,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产品的改造的探讨。前期主要从事对软件产品的完善方面,后来在逐步的应用过程中,我们越来越发现原有的“报建通”与规划管理需求依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规划建筑管理关于面积指标等方面的管理标准规定还有部分在原有版本并没有得到体现,而且软件中所生成的指标统计表格没有与实际管理的表格结合,数据结论还缺少权威性。经过以上考虑,产品的升级改造显得越来越迫在眉睫。自去年2003年下半年开始,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开展了一项关于建筑工程审查技术标准的研究工作,在局领导的亲自指导下,建筑工程管理处、设计勘测信息管理处、法规监督检查管理处、业务综合处、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院测量队内部进行多次协商,同时也与广州市房屋管理测绘所等外界部门沟通研究,调整并明确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内部管理适用的建筑工程审查技术标准规范。《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建筑电子报批技术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就是此项工作的成果之一,该指引参考了《广州市城市规划审批技术标准与准则——建筑篇》、《广州市城市规划局建筑工程管理手册》、《房产测量规范》以及多项与建筑工程管理相关的制度,该技术指引尽可能将与建筑工程电子报批相关管理制度汇总并集中体现。技术指引的制定对“报建通”建筑设计单位和建设单位在使用报建通的过程中,对软件提出了不少需要改进的地方。在此对给予建议的单位一并致以衷心的谢意。三、升级说明本次的主要改动说明如下:1、新增辅助审查表格2、新增属性类型新增需在总平图中定义的建设分期用地、道路、绿地、建筑密度属性类型。新增了户型轮廓线和分摊面积属性定义。3、具体属性数据项目调整由于新增了户型轮廓线属性,原来的单层户数属性项取消了,系统自动按照户型轮廓线读取该数据。4、新增对AutoCAD2002的支持第二章初识系统一、系统简介“报建通”——城市规划电子报批建筑设计版是根据广州市规划局的有关文件精神,
报建通V3.0用户手册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