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甸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为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蔡甸教育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更好地服务蔡甸经济社会发展,特制定《蔡甸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一、“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发展状况“十一五”期间,全区教育战线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上好学、教好书、管好校、治好教”为目标,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课程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构建富裕、和谐、秀美蔡甸提供了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基本实现了“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目标。(一)各级各类教育健康协调发展,国民素质进一步提高“两基”成果不断巩固和提高实现“两基”以后,我区健全防辍控流工作机制,定期实施“两基”监测,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进一步提高,青壮年文盲率得到了较好控制。2007年完成“两基”迎国检工作,进一步巩固了全区“普九”成果,提高了“两基”工作实效。2010年,全区城镇3-%,比“十五”%;%,比“十五”%。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年度辍学率为0;12-%,%,比“十五”%。小学毕业合格率达100%,%,三类残童入学率达100%,%。普通高中注重内涵发展普通高中教育走内涵发展道路,教育质量有了新的提高,%。投资4200万元完成汉阳一中省级示范学校三期工程建设工作,配套建设了体育、教育信息化、教学用房等设施。2009年汉阳一中顺利通过省级示范高中复评。其他高中学校的基础建设也得到了加强。:。区职教中心建设已正式启动。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建成“机电一体化”市级重点专业。加强与企业合作办学,职校毕业生每年就业率均在95%以上。创新服务“三农”模式,大力推进“一网两工程”,创建省级示范成校2所,市级标准化成校3所。每年完成农民实用技术培训27000人次以上,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5000人以上,转移率在70%以上,农村初、高中未升学学生100%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健全社区教育网络,社区教育活动丰富了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严格执行《民办教育促进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强民办教育服务与管理,促进了全区民办教育的良性发展。我区共审批民办教育机构28家,省市教育部门审批归口属地管理3家,民办教育机构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公办教育资源的不足。加强民办幼儿园整治,建立了民办幼儿园管理的长效机制。(二)创新德育工作模式,学生的文明素质不断增强坚持德育为先,不断深化“校风育人”工程。积极拓展德育工作的途径和内容,制定了蔡甸区《中学生行为规范100条》和《小学生100个好习惯》,开展以礼貌、礼仪、礼节为主要内容的“三礼”教育活动,注重加强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引领学生健康成长,基本实现了学生“举止文明,学习勤奋”的“校风育人”初级目标。坚持开展“创新素质实践行”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夏令营、科技比赛等活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加强德育基地建设,建立了周又山烈士墓等校外德育基地。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学。我区2人被评为市功勋班主任,3人被评为市“十佳”班主任。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互动”工作,初步构建了比较完善的德育工作体系,全区省级示范家长学校达到2所,市级示范家长学校达到12所。不断推进体卫艺教育工作。大力推进青少年学生“阳光体育”活动,认真做好防手足口病、甲型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深入开展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学生的健康水平和身体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3我区中学生田径代表队在武汉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连续五年获得中学乙组金牌总数、团体总分第一的好成绩,夺取中学乙组团体总分“五连冠”。(三)深入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充分发挥教育科研的先导作用,加强规划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提高了成果质量。加强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深入推进中小学课程改革,健全了课改工作的领导机制、协调机制、督办机制。完善教学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和实施全区各学段《教学要求》,开展洋思教法的推广活动,优化了教学手段和评价机制,课堂教学效率进一步提高。加强备课组三级网络建设,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提升了全区教育教学质量。2010年小学生文化课学习成绩良好率
蔡甸区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