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楼》导学案学习目标1、知识与能力:(1)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体会诗意,品味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2)背诵全诗,积累有关“思乡”的诗词。(3)能用诗意的语言抒写自己的乡思乡愁。2、过程与方法:读、品、展、赛有机结合,在讨论和探究中让学生感悟历史,体会情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悟蕴藏诗中的思乡之情,加深学生对亲情、家的理解和认识。学习重点朗读,体会诗的音乐美、绘画美,感受思乡之情。学习难点学习用意象来表达人内心的情感。学法自读、合作探究学时安排1课时教具选用多媒体学习过程一、导入多媒体出示黄鹤楼的图片和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是长江南岸的三大名楼,古人登楼,总喜题诗赋词,以表自己的览物之情。诗人崔颢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生情,诗兴大发,脱口而出,一泻千里。历代写黄鹤楼的诗很多,但崔颢的这首七律,人称最佳。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由此可见,这首诗在唐诗中地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七言律诗。二、自读感悟(1)、诵读感悟:A、请一位朗读能力好的同学用“二二三”的节奏,有感情的朗读这首诗,其余同学闭眼认真聆听。思考:古人写诗讲究平仄对仗,而此诗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是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全不顾对仗,这是为什么呢?B、请学生加进手势,把自己想象成诗人来朗读。思考:诗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运用了那些色彩?C、请学生有创意的朗读。比如反串朗读、表演性朗读等,力争读出诗的意境,诗的感情。以组为单位进行后,请优胜者到台前表演。三、小组研讨A、这首诗引用黄鹤楼的神话传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什么情感?B、那一句是作者登上黄鹤楼所看到的景致?这些景致触发了诗人的什么感情?C、颈联描写了繁荣的景致,有什么作用?诗中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诗词6.黄鹤楼(导学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