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幼儿自主性为主线建构探索型主题活动内容提要:本文针对建构探索型主题活动如何以幼儿自主性发展为主线,从主题的确立、过程的探索、结果的表达、结论的评价几个方面充分论述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必要性和操作方法,并结合作者的教学体会进行论证关键词:自主性探索型主题活动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建构一种具有开放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多尔的观点,为幼儿园“探索型主题活动”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被及时地纳入课程和活动中来。在这样的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受到了真正的重视,幼儿的学习与他们的真实生活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如:“会飞的气球里面吹入的是什么?”“电视为什么会放出图像、发出声音?”“人不吃饭、不喝水会怎么样?”等等。当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是幼儿所喜欢的、所感兴趣的时候,幼儿就会调动全部的智慧,去探索、去发现、去尝试,并有效地去同化外部世界,构建新的认知结构。“探索型主题活动”的研究,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向儿童生活回归有了新的启示。《纲要》已经明确指出:“为幼儿创造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的选择、计划活动,鼓励他们通过多方面的努力解决问题。”自主性是探索型主题活动的根本,也是探索型主题活动追求的目标。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也曾提出:促进幼儿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发展是早期教育的基本任务。幼儿是在自由活动中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因此尊重幼儿自主的活动权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基本。探索型主题活动是以“主题”形式让幼儿通过自己所找、自己所说、自己所做、自己所看以及自我表达的活动。教师应留意幼儿平时谈论的问题,并注意及时地捕捉这些信息,以此成为孩子探索的焦点和主题,促进幼儿自主性问题的形成。探索型主题活动的主题强调幼儿自身的探索,可以完全由幼儿自发生成,也可以是师生共同产生。但无论是怎样形成的,都强调幼儿在活动中主动地参与和探索。这种自主性贯穿于整个活动的始终,包括主题的确立、过程的探索、结果的表达、结论的评价等。一、建构探索型主题活动中主题确立的自主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孩子提出的问题越多,那么他在童年早期认识周围的东西也就愈多,在学校中越聪明,眼睛愈明,记忆力愈敏锐。幼儿求知的自主性往往是从疑问开始的,对幼儿来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为重要。允许和鼓励幼儿对自己生活和学习环境中各种有疑惑的事物和现象提出问题,并以此为契机确立探索活动的主题,充分体现了尊重幼儿自主性的原则。孩子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就会产生疑问。教师应提供持续不断的机会支持他们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尊重幼儿自主活动权,努力根据当前幼儿发展需要,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发幼儿自己确立主题。如艺术活动中,一个幼儿画的恐龙吸引了很多的孩子。“为什么霸王龙是食肉类?”“剑龙是食草的,你怎么知道的?”“恐龙蛋是怎么变成小恐龙的?”“剑龙是怎么抵御霸王龙的?”“慈母龙是如何保护自己的孩子的?”„„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这些问题成为孩子们欲探究的焦点,于是教师及时调整原计划,一个自发产生的“恐龙的故事”主题确
以幼儿自主性为主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