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作者:————————————————————————————————日期: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李建在全国抗震救灾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使之转化为艰苦奋斗、重建家园的坚定意志,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力量。我们一定要认真学重要讲话,大力弘扬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动员和激励全国人民奋力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第一,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党领导人民在艰苦卓绝的抗震救灾斗争中形成的,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汶川特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地震。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顽强奋战,展开了一场我国历史上救援速度最快、动员范围最广、投入力量最大的抗震救灾斗争。在这场伟大斗争中,我们党、我们的军队、我们的人民用理想凝聚力量,用信念铸就坚强,用真情凝结关爱,表现出前所未有的自信和从容,表现出前所未有的爱心和热情,表现出前所未有的勇敢和智慧,培育和弘扬了伟大抗震救灾精神。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党和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在短时间内集聚迸发,不是偶然的,它深深植根于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实践。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展开的抗震救灾斗争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实践基础。我们党是中国人民的主心骨,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领导核心。在抗震救灾斗争中,党中央心系人民、总揽全局,坚强领导、科学指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充分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极大地鼓舞和坚定了各族人民战胜地震灾害的勇气和信心,从而夺取了抗震救灾斗争的重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制度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越是在困难和挑战面前,我国的制度模式越是显示出巨大政治优势。正是由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很强的凝聚力,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动员起巨大力量、汇聚起强大合力,才能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同舟共济、共渡难关。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丰厚土壤。抗震救灾斗争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全面检阅和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成就。30年的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大幅跃升,社会全面进步。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积累了强大实力,我们国家才能迅速聚集起足够的人力、物力、财力,普通群众才能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可以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是我们战胜困难和风险的基础所在、力量所在、信心所在。日积月累的思想道德建设是抗震救灾精神形成的重要条件。广大军民在抗震救灾中表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的实际成效。新时期以来,我们党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大力弘扬抗震救灾精神扎实推进公民道德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