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精选教育学论文10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5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精选教育学论文10篇.docx精选教育学论文10篇解读“儿童中心观” 种历史的眼光“儿童中心”(child-centredness)是一个为教育界人士所熟知的术语,然而在对该术语的涵义的理解上,却是见仁见智。据笔者查阅文献,对该术语的理解至少冇40多种。为弄清其所代表的真正内涵,本文将以丿力史的眼光考察这个术语的来龙去脉,并以寻求以下儿个问题的答案作为本文的基本任务:在历史发展过程屮,“儿童屮心”一词的原始含义是什么?内涵在哪些方面得以丰富?那些意义被丢失,或是被变革?在当时,儿童是什么事物的中心?儿童的哪些方面是中心?如何在教育中体现儿童中心?今天,我们究竟该如何正确地理解该术语的含义?追溯“儿童中心”观的历史源头,我们研究发现,该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14世纪出现的文艺复兴运动。至今该观念大致经过了四个较大的发展阶段(或变迁阶段):儿童中心观确立的历史询提、儿童发展理论占主导地位时期、幼儿园课程时期及发展适应性课程时期。另外,我们研究发现,该观念的变迁总是随两个观念的变化而变化:儿童观和儿童发展现。下而,我们将以丿力史进程为“经”,以儿童观念和儿童发展现的发展为“纬”,并主要以美国幼儿教育对儿童屮心观的立场作为蓝木,阐述儿童屮心观的历史变迁。一、从“人的发现”到“儿童的发现”:儿童中心观确立的教育史前提“儿童中心”观最早出现在14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中,那时的人文主义强调把儿童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全而培养并以此为屮心课题,其特点在于注重儿童本来的自然本性。如当时的代表人物伊拉斯莫斯和拉伯雷,都主张以儿童的自然天性为基础,革新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不能以成人的标准去判断儿童。伊拉斯莫斯在《幼儿教育论》(1512)中指出:“用恐怖的手段來使他弃恶,乃是一种奴性的做法。儿童这个词在拉丁语中意味着'门由者'。因此,门由的教育是符合儿童的。……自然,用教育手段把本来是自由的儿童奴隶化,是何等的荒谬。”([日]筑波大学教育学研究会编,,1986年版第25页)但尽管这些人文主义者承认了儿童的自由与兴趣,由于他们是从理想的人的形象推导出來的,并未发现或把儿童本身看作是有个性价值的存在,所以,“儿童是成人的'雏形',处于附屈地位”的观念仍占统治地位。纵观整个历史发展进程,这些人文主义者对“人的发现”是儿童屮心观出现的一个历史前提,其历史功绩不可忽视。当然,儿童观的真正改变,不但需要文艺复兴吋期所显示的对“自然”木性的认识和对儿童的发展可能性的确信及由此而作出的教育实践的努力,也需要从理论上为发展这一认识而作出的长期的思想努力的积累。这种思想努力的实例就是夸美纽斯和卢梭。夸美纽斯是教育史上率先从“人的发现”走向“儿童的发现”的第一人,幼儿教育史上许多第一都与他有关。如第一个将儿童期从人生整个阶段中划分出來,将Z确定为0〜6岁、7〜12岁、13-18岁和19〜24岁,写了历史上第一本幼儿教育学——《母育学校》和第一本幼儿看图学话读物——《世界图解》。他这种超越时代性的、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意义重大,因为在“夸美纽斯以前,在他的同吋代人屮,甚至在他以后的近200年屮,还没有一个人对学前教育作过当时条件所允许的系统研究,更没有人写过全面论述学前教育的专门著作。”(,第5页)当然,尽管夸美纽斯冇如上贡献,由丁•他更多地是从演绎推理的角度得出的结论,缺乏科学研究的支撑,所以他依然没有将“儿童”独立起来。夸美纽斯之后,在儿童中心观的发展长河中,继承这种从根本上扭转以成人社会的要求來对待儿童的儿童观,确立起把儿童视为具有其固有法则的“自然”的存在这一新的儿童观的是卢梭。在卢梭那里,儿童是从社会和双亲两者的束缚下解放岀来、作为一个人来看待的。他认为,真正的教育就在于使儿童的这种自然本性得到发展。这是教育学史上的一百八I•度的大转弯,它确立了近代教育的原理。以上都为近代儿童屮心观的出现提供了历史前提。二、 “把儿童放在世界的中心”:儿童中心观的初始含义“儿童小心”一词首先出现在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的《人的教育》一书中。但是,当时儿童屮心观的含义与现在相比,已是大相径庭。他认为,儿童期是以生活游戏追求与世界的统一为主色彩的时期。儿童应“处于所有事物的中心”,方能与世界建立多样性中的统一。换言之,“儿童中心”的准确含义不是指成为中心(bethecenter)而是"被放在中心”(beputatthecenter),沉浸于周围事物的小间,以感官游戏作用于周围世界。儿童的发展也不是夸美纽斯生理学意义上所指称的走向生理性成熟,而是儿童通过每个发展阶段与周围世界发生联系,一步步地走向神的统一。换言乙在福禄贝尔那里,教育的真止中心是上帝,而非儿童。所以,在理论意义上,福禄贝尔对儿童中心观的历史贡献,仅仅停留在其对该词的

精选教育学论文10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105 KB
  • 时间2019-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