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和万事兴(1)()————————————————————————————————作者:————————————————————————————————日期: 二00八年马来西亚弟子规传统文化学习营—家和万事兴蔡礼旭老师主讲(第一集) 2008/11/24 马来西亚万宜国民大学讲堂档名:52-308-01 司仪:今天第一堂课是由蔡礼旭老师讲「家和万事兴」,由李越老师主持,现在我把麦克风交给李越老师,有请李越老师。在还没有开始之前,我们先全部起立,起立,我们向老师行礼。好,谢谢大家,请坐。李越老师:尊敬的各位校长、各位长辈,尊敬的各位老师、来宾朋友们。子孝双亲乐,家和万事兴,「和」是我们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和」也是我们这次课程的主弦律。人天和则灵,人物和则亲,和乃长生之道也。刚才我们的老师已经讲到,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家和万事兴」,英国的历史哲学家汤恩比博士曾经说过,要解决二十一世纪的社会问题,唯有孔孟学说和大乘佛法。而孔孟学说,中华传统的伦理道德教育能够绵延几千年,是源自於家庭教育没有中断。而家庭是社会最小的细胞,家庭和睦、和乐,一定会带给社会安定与和谐,更能带给全人类的和平与吉祥。今天为我们主讲的老师,是来自安徽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的常务副主任蔡礼旭老师。蔡老师生长在台湾,他从事多年的小学教育,在近几年一直是在推动、弘扬伦理道德,《弟子规》的教育。他的足迹遍及中华大地,世界许多的国家,尤其是多次来马来西亚讲学。他的演讲已经超过上千次,蔡老师真诚、幽默风趣、深入浅出的演讲,深受人们的欢迎。蔡老师曾经录制的「幸福人生」四十集,《弟子规》细讲四十集,也传到了千家万户,带给人们和谐幸福的理念。现在就让我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以热烈的掌声恭请蔡老师。蔡老师:尊敬的诸位校长、诸位老师、诸位来自各地的青年朋友们,大家下午好。一个人学习的心态决定了他的成就,我们能珍惜每句祖宗的教诲、父母的叮咛,终身奉行不忘,很可能一句教诲,就改变了我们人生的命运。看到祖宗留下来的经典,我们能拳拳服膺在心中,那也是终身受益,甚至於造福子子孙孙。昨天有幸我们去拜访沈慕羽老先生,沈校长,校长有提到他这一生,因为听父亲讲说教育可以救国,那个时候他二十一岁,他相信父亲这句话,所以从事教育工作一干就是七十年,做到九十岁。因为听从父亲的教诲,他是个孝子。而父亲以国家社会为己任,所以孩子继承了父亲的志向,七十年来功於社会,功於教育。所以听话的人是最有福气的。早上我们听到丹斯里李金友先生,谈到很多的社会现象,其中种种现在社会比较不理想的情况。我们可以感觉到,丹斯里李金友先生内心非常的焦急,不忍心看到社会现象继续这样子沉沦下去。我们也可以感觉到,他有一分人饥己饥,人溺己溺的一分胸怀。人能够时时以别人的苦为自己的苦、别人的乐为自己的乐,这样的心境,心量非常广大,老祖宗讲量大福就大。所以我们从他们谈话的心境,可以感觉得到,为什么他们这一生能有很大的福分,能有很高的成就,也都来自於他们的那一分仁爱的存心。而早上,我们李金友先生也提到,种种社会现象要解决,最重要的要透过教育。而教育最重要的改变人的思想观念,思想改变,行为就能调整往好的方向,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就决定了命运。所以一个人的思想决定了一个人的命运,父母的思想决定了一个家庭的命运,老师的思想可能影响著几百个学生的未来。整个社会人的思想,决定了这个社会的未来的发展;以至於整个民族的思想,就决定了这个民族的承传。我们走在孩子、学生的人生导引的位置,很可能孩子走在后面问著我们,「爸爸、妈妈,我们到底要往哪里走?」我们可能思考了一下,回头看看孩子,「你问我,我问谁?」假如我们每天很忙碌,就是要把这二十四小时给它填满,好像突然静下来,一个礼拜过去、一个月过去、一年流逝掉,我们很可能自己还不清楚,我的未来到底要走向何处。假如我们自己的眼光,都看不到自己十年、二十年的未来,都立不了从自己的言行,可以开自己后代子孙百年不衰的家道,我们都没有这样的远见,很可能当孩子问我们人生往哪走的时候,我们会很茫然。唯有智慧才能真正引领自己、引领孩子,以至於引领我们的学生走上幸福的未来。我们现在的思想、我们现在的言行,能不能树立好百年千年不衰的家道? 在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长河当中,有非常多的圣哲人,他们的家庭现在都还长盛不衰。我们很熟悉的范仲淹先生,范文正公他的家道已经绵延千年,而他所有的子孙心目当中,都有一句深刻的教诲,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我们想想,他们的孩子时时都是这种心胸在对待他人,在对待社会民族,这样的心量难怪他的家道这么有福分。很多人一听到某某人是范仲淹的后代,对他都生起一分恭敬、一分信任。我记得范公的后代到中心去一起交流传统文化,他上台跟大家分享,他一上台提到他是范公的后代,底下的朋友们响起热烈
家和万事兴蔡礼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