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性因素分析.doc:..探索性因素分析——最近10年的评述一作者:范津砚;叶斌;章震宇;刘宝霞一鉴于验证性因素分析在1991〜2000年间出现于国内心理学文献中的频率过低(《心理学报》5次,《心理科学》7次),无法进行全而评述,故本文只考虑探索性因素分析。文中若不加说明,“因素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在文字上是混用的。【原文出处】:心理科学进展 "【原刊期号】:200305【原刊页号]:579〜585【内容提要】1)介绍国外心理统计学界对探索性因素分析中儿个重人问题的基木观点;⑵系统地评述过去10年里(1991〜2000年)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对这一技术的使用情况;(3)强调运用这一技术时值得注意的一些事项,以期这一技术对我国心理学研究发挥更人的作用。方法:作者检索了《心理学报》和《心理科学》在1991〜2000年间与探索性因素分析有关的文章,对其中以探索性因素分析为主耍研究方法的重点文章(featurearticle)进行了编码,统计了频数及百分比分布。结杲:我国心理学研究者在积极使用探索性因素分析这一先进统计技术时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在确定因素个数时,倾向于机械地依靠某个单一方法来作决定,(2)大量使用正交旋转,(3)过于依赖SPSS,(4)对因素分析过程中的重要信息/结果报告不够。结论:探索性因素分析在过去十年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能吸收国外同行的一些观点,探索性因素分析这一技术在我国心理学研究中必将获得更广泛有效的应用。【英文文摘】:Thepurposesofthisarticlewasto:1)clarifysomeconfusingissuesinexploratoryfactoranalysis(EFA)amongChinesepsychologists,and2)criticallyreviewhowChinesepsycho!ogistshavebeenapplyingEFAintheirresearchduringthelastdecade(1991-2000).Inthefirstpartofthisarticle,thefollowingissueswerediscusseda)monfactors,(b)therotationprob1em,and(c)themythofsim-〜]stiesa)sealereliability,(b)ratioofitemnumbertofactornumber,(c)ratioofsampletoitemnumber,(d)samplesize,(e)methodstodeterminenumberoffactors,(f)rotationmethod,(g)soft
探索性因素分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