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师爱的几点体会【中图分类号】G6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4-02 中国近代教育学家夏丐尊说:"教育不能没有爱,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古至今,在中国传统的教育史上无处不体现出师爱。对于学生来说,师爱犹如春笋,无论滋润怎样的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效应--使学生看到自身的价值,产生向上的力量,自励进取。正因为如此,学生渴望爱的抚育,有时甚至超过对知识的追求。在现实的教学工作中,关爱学生的尺度很难拿捏,和学生关系过于密切会丧失原则,过于纵容学生会失去师长威严;而如果过于严厉,吝于表达关爱的话,又会和学生疏远,导致在学生中难以服众。关爱学生包含着丰富的内容,不是教师一直对学生保持和颜悦色那么简单,在具体执教过程中还要好好把握尺度,以免过犹不及。师爱为所有教育工作者所应具有。在任何一所学校,从校长到教师,无论在其教育理念还是在其教育行为上,处处、时时、事事都体现着师爱。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有一次,我给班里的学生进行体能测试,有一位学生来找我,她平时成绩很好,但是身体缺乏锻炼,想让我给她填一个好成绩。当时我觉得这次测试并不严格,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就给她打了一个高分。但接下来,其他同学纷纷来找我改分数,班里秩序乱哄哄的,我知道测试成绩不能这么大规模的改动,可是不给他们改就会被同学们说成偏心。我一下子陷入了苦恼:我是不是不应该对学生这么纵容? 教师应当如何关爱学生?这个问题能否好好解答是一名优秀教师的必备素质。在教师关爱学生的过程中,要深入理解关爱的含义,我有这样几点体会。(1)不可把关爱变成溺爱。有些教师性格温和,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相处得十分融洽,刚从学生阶段过来,很容易对学生的小毛病视而不见。例如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开小差,一些教师并不批评;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认为无足轻重,不加处罚,甚至袒护学生,混淆事实。这样长此以往,对学生的发展会产生消极影响,也不利于整个班级形成积极向上的风气。即要宽严有度。(2)处理好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既不能居高临下,但是也不能没有原则。过于严厉或是过于放纵都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伤害。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平等的,但是这种平等不可能是绝对的平等,教师和学生身份不同,知识和能力也不同,二者之间达不到完全平等。好的教师不是把学生看作负担,而是把他们当做一个个有感情的,有想法的人。不同风格的教师关爱学生采用的方式也不同,有的是像慈母一般,有的像朋友一般,有的则是板起脸做严师。但不管是哪种方式,教师都要尊重学生、理解学生。(3)因材施教。看清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把师爱的无私性体现出来。举个例子来说,有的学生学习好,但是太过于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体意识,教师就应当多让其参加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荣誉感和公德意识。有的学生调皮捣蛋,不听管教,对教师存在抵触情绪,教师就应该展示自己正直睿智的人格魅力,让学生信服。只要心中有爱方法可以灵活多变。(4)相信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果教师真心关爱自己的学生,就必须点燃每一个学生的信心之火,帮助他们焕发出最大的力量。现实中,很多学生不是不上进而是缺乏信心,并以此缺少了学习的动力。优秀的教师会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为学生打气。"信"不仅体现在学习上,也体现在道德上,优秀的教师总是能看出学生性格的闪光点,信任学生,学生才会与教师心心相系,某些道德缺失的教师总是带着有色眼
我对师爱的几点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