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伐他汀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辛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调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两组均给予扩冠、抗凝等一般治疗措施。观察两组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显效率、总有效率、心电图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心绞痛,具有稳定粥样硬化斑块、抑制板块形成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少并预防心绞痛症状的发作,改善心肌供血及供氧,促进心功能恢复等作用,可提高不稳定心绞痛的临床治疗效果。关键词辛伐他汀丹红注射液不稳定心绞痛 doi:.1007-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的常见类型,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临床表现为不定期发作的胸部不适或胸痛,日常频繁发作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严重者发展成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极大地威胁人类的健康[1]。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冠状动脉内形成不稳定的粥样硬化斑块,并导致一系列继发性病理改变,使病变冠脉所支配的局部心肌血流量下降而发生的缺血性心绞。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与血管内皮功能失调、脂类物质沉积、炎症反应等多种病理因素有关,而辛伐他汀与丹红注射液均具有良好的调节脂类代谢、改善内皮功能、抑制炎症反应等作用[2,3],将两者联合应用于不稳定心绞痛的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治疗效果,现阐述如下。资料与方法 2009~2011年收治不稳定心绞痛患者126例,均符合2000年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关于《不稳定性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诊断标准[4];男67例,女59例;年龄42~76岁,±;病程10天~5年,±;临床分型:梗死后型37例,恶化型劳累型45例,初发劳累型44例;排除急性期心肌梗死、严重肝肾功能不全及其他心脏疾病者;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3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心绞痛危险程度分级、心绞痛类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治疗方法:两组均给予阿司匹林、β-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低分子肝素等药物扩张冠脉血管、抗凝、调节血压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40mg睡前口服,%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250ml中静滴,1次/日,两组疗程均4周。观察指标:每天记录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绞痛发作时给予心电图检查,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次数、心电图ST段下移改善的变化。疗效判断标准[5]:⑴临床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比治疗前减少80%以上;②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比治疗前减少50%~80%;③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⑵心电图疗效判断:①显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正常或恢复至>,倒置的T波转为直立;②有效:静息心电图缺血性ST段恢复005mV以上,或主要导联的T波变浅达50%以上;③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两种疗效判断标准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显效率与有效率之和。统计学处理:
辛伐他汀和丹红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