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疫苗概述1绪论现代意义的疫苗,就是一种使用抗原、通过诱发机体产生特异免疫反应、预防和治疗疾病或达到特定医学目的的生物制剂。目前用于人类疾病防治的疫苗有20多种,根据预防对象可分为病毒疫苗和细菌疫苗,根据技术特点则分为传统疫苗和新型疫苗。传统疫苗主要包括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和亚单位疫苗;新型疫苗以基因工程疫苗为主,主要包括:基因工程疫苗(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核酸疫苗、基因缺失活疫苗及蛋白工程疫苗)、遗传重组疫苗、合成肽疫苗、抗独特型抗体疫苗以及微胶囊可控缓释疫苗等。人类自1796年第一次成功使用疫苗到现在已经制备了近60余种不同的疫苗(表1),这些疫苗使人类最终免除了天花的灾难,同时每年还使数以百万的人免遭多种疫病的侵害。表1 主要人用疫苗的发明时间及成份时间疫苗成份1796年天花疫苗异源病毒1885年狂犬病疫苗灭活病毒1897年鼠疫疫苗弱毒/灭活细菌1920年伤寒疫苗灭活细菌或多糖1923年白喉疫苗灭活毒素1926年百日咳疫苗灭活毒素1927年卡介苗弱毒菌1927年破伤风疫苗灭活毒素1935年黄热病疫苗弱毒病毒1936年流感疫苗灭活病毒1955年脊髓灰质炎注射疫苗灭活病毒1962年脊髓灰质炎口服疫苗弱毒病毒1964年麻疹疫苗弱毒病毒1967年腮腺炎疫苗弱毒病毒1970年风疹疫苗弱毒病毒1981年乙肝疫苗蛋白质1985年流感嗜血菌疫苗多糖1990年甲肝疫苗灭活/弱毒病毒基因工程疫苗即DNA疫苗(遗传工程疫苗),是用重组DNA技术克隆并表达保护性抗原基因,利用表达的抗原产物或重组体本身(多数无毒性、无感染能力、有较强免疫原性)制成的疫苗。基因工程疫苗就是用基因工程方法或分子克隆技术分离出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基因,将其转人原核或真核系统使其表达出该病原的保护性抗原,制成疫苗或者将病原的毒力相关基因删除掉或进行突变,使成为不带毒力相关基因的基因缺失苗或突变苗,基因工程疫苗只含有病原的部分组成,而常规疫苗往往是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因此基因工程疫苗的最大优点是安全性好,对致病力强的病原更是如此。与传统疫苗相比,基因工程疫苗还具有以下优点:第一,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更廉价更大批地生产。第二,易于区分感染动物和免疫动物,由于荃因工程苗中只含有病原的1-2种蛋白成份,或者缺失某一蛋白成份,因此通过检测野毒中含有,而基因工程疫苗中没有的病毒蛋白的抗体可以方便地从免疫动物中区分出野毒感染者。第三,利用活载体可制成多价疫苗,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目前用于防制人和动物传染病的疫苗,无论是灭活苗、弱毒苗,还是亚单位苗,其研制都是以大量培养致病微生物为基础的,这不仅给疫苗的制造带来了局限性,同时在疫苗的安全性、免疫性能、产量及保存等诸多方面存在缺陷,如病原微生物灭活不彻底,导致强毒散播;致弱的疫苗返强等。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基因工程技术为研制新的更为有效的疫苗带来了希望,已成为目前生物技术的热点之一。根据基因工程疫苗研制的技术路线和疫苗组成的不同,目前可分为四大类:①基因工程亚单位苗;②基因缺失苗或突变苗;③活载体苗;④DNA疫苗。各种基因工程疫苗的性质见表2。表2几种基因工程苗的特性比较项目基因工程亚单位苗基因缺失或突变苗活载体苗DNA疫苗免疫效果较差好好较好免疫次数多次一次一次二次佐剂需要不需要不需要需要安全性好好较好好稳定性强强较强较强保存期长长较长较长研制周
基因工程疫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