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养生养肝为先春为四时之首,大地回春,万物复苏,自然界生机勃发,阳气迸发。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向上、向外疏发。五行中春天与肝脏同属于木,肝的生理特性就像春天的树木那样生发条达,故肝与春气相通应。若能在春季这个时机好好调养肝脏,则可抗病防衰,故有“应春温之气以养肝”之说。因此春季养生,在饮食、起居、精神、用药等方面,都需顺应春气以养肝脏。春为阳,为木,肝亦属木,肝为“罢极之本,藏魂之所在”。罢极之本指四肢,肝主筋,人的四肢之所以能活动自如,就是靠筋的收缩和张弛的结果。所以古人又称体力为“筋力”。筋又可固定骨骼,现在患腰椎间盘突出的人越来越多,其实也是筋的问题。肝还为“藏魂之所在”,中医认为“肝藏血,血舍魂”,肝血充足,魂有所舍就不会游离,若肝血不足,就会魂不守舍,人的思想就难以集中,夜里睡觉时就会做恶梦,说梦话。肝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肝主木,为东方、对应于“生”,春木旺,正是养肝的最佳时机。那么,如何养肝呢?养肝就是养肝的生发之气,生发的都是往上走的,相应于脏腑而言,这时就应该振奋肝的生机,使肝气舒展,如果肝气舒展不开,肝阳升不起来,不仅春天多病,还会牵延到夏天的“长”和秋天的“收”,《黄帝内经》说“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就是说若肝阳不生,人到夏天就会发生寒性疾病。养肝还应从食养开始,春天应多吃种子类食物,小小的植物种子是生命浓缩的结晶,一粒种子可以长成参天大树,可见种子的生机是很大的。种子属木,肝也属木,中医有“同气相求”的说法,春天吃种子食物,可将种子中的能量转化成药力,起到培补肝脏的效果。如玉米、小麦、薏仁、绿豆、黑豆、红豆、芝麻等,都有很好的补益作用。除种子外,一些芽类蔬菜,如黄豆芽、绿豆芽、春笋、香椿芽等,还有时令蔬菜的菜心也都是很好的食养佳品。在饮食方面,春天要“省酸增肝”,春天食酸多伤肝,养肝就要增甘,《黄帝内经》曰“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意思是说东方应春而生风,春风促进草木生长,木气能产生酸味,酸味能滋养肝脏。而春季肝脏得天时之利,肝气、肝阳都很旺盛,如果此时再吃酸,体内的平衡就会被打破,脾胃功能就会减弱,饮食就会乏味。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喜甘,甘是脾的本味。何谓甘呢?有的人认为甘味就是味甘的食物,非也。中医认为,只要没有咸,酸、苦、辣等其它味道的食物都属于甘味,关键是对脾胃要有一定的补益作用,五谷杂粮大都属于甘味,而且都是种子,生命力旺盛,自古以来被当做中华民族的养生之食。五谷之中又以小米(粟)营养最高,小米对脾胃有很好的补益作用。脾胃可生化气血,气血足身体自然就好。除小米粥外,还有春日食春芽,不仅绿豆芽、黄豆芽可食,向日葵、大麦、荞麦均可做芽菜食用,因为芽菜生长期短,不需施肥,只要给点水就可以生长,是绝对的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适量运动可以帮助肝气的生发,不仅可促进血流通畅,使肝脏有足够的氧和营养物质供应,而且可以加速新陈代谢,起到保肝作用。各人应根据自身体质状况,选择适宜的锻炼项目。静可选择练习气功,静静坐下或站定,全神关注在呼吸调节中,慢慢地用鼻子吸气、吐气,可以缓和神经肌肉,平衡自律神经系统。简单的深呼吸可以排除体内积热,让身体重新获得能量。另外,可适当地做些有氧锻炼,如游泳、做操、打太极拳等。要使活动得到收益,须持之以恒,这样不仅使肝脏得到滋养,体内的其他脏器及心灵都得到滋养。但慢性肝病的
春季养生 养肝为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