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市席桥镇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中长期规划根据区文明办和教育局的安排布署,我校积极规划开展“乡村少年宫”建设工作,制定适合学校特点,适应学校发展,体现学校特色的“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规划,并认真开始逐步落实。一、指导思想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核心,以服务广大未成年人为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道德教育、体艺教育、科技教育和体验教育,注重资源整合、队伍建设、项目设置和机制创新,逐步形成以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为龙头,以“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主阵地,构建课内与课外结合、校内与校外配合、学校与学校联合,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资源共享互补,有利于未成年人生动、活泼、健康发展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阵地建设体系。二、。不开展以赢利为目的的经营性活动,活动场所和器材免费提供,免费为农村未成年人授课,面向所有未成年人开放。。通过开展生动活泼、健康有益的活动,对未成年人进行科学、艺术、体育等基础知识的教育、基本技能技巧的培养,发展他们的兴趣爱好,培养能力,为农村孩子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充分依托学校现有资源,通过修缮、改造、置换、共享等办法,从实际出发,本着方便实用,适应未成年人需求的原则,开辟必要的活动场所、添置必要的文化、艺术及音体美等活动器材。。让孩子们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爱好,自愿选择活动项目,努力打造特色项目和优秀品牌。。主要依托学校管理和建设,同时联合社区、周边单位,使各类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利于长效运行。三、建设目标以贴近和服务农村未成年人为宗旨,使乡村少年宫成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文化活动平台、社会实践基地。力争经过努力,把我校乡村少年宫办成资源共享、百姓满意、家长放心、青少年喜欢的课外活动场所。四、,健全机制成立席桥中心小学乡村学校少年宫领导机构,由董务江校长任主任,邵海文副校长任副主任,相关负责人和班主任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管理、运作和检查评估工作。并将“乡村学校少年宫”管理工作列入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大事来抓,制定实施意见、细则,分解任务,明确责任,加强督促检查。,营造氛围充分利用广播、校园网、家长会、黑板报、橱窗及班会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让全校教师、学生、家长深刻领会实施这一工程的重要意义,取得社会、家长和师生的赞许和支持,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创造良好氛围,确保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顺利开展。,强化管理建立师资保障、场地共享、管理、考核等制度,确保我校乡村少年宫稳定运行和持续发展。,增强发展后劲一是精心选拔热爱教育事业,思想素质好,有较高专业技能和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任辅导教师;二是校内根据自愿原则,鼓励本校教师兼职少年宫辅导员,逐步打造一支专职辅导员队伍;三是校外聘请优质师资、民间艺人、劳动模范、先进人物等担任辅导员;四是积极整合利用各种社会公益性资源,面向社会聘请社区成功人士、专家型领导等各界志愿者,充分发挥社会志愿者的作用,充实师资力量,丰富授课内容;五是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利用“走出去、请进来”等各种各样的方式进行培训,不断提高辅导员队伍素质;五是建立一套培训、考核等制度,努力培育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高乡村学校少年宫的发展质量。5.
少年宫中长期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