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春夜洛城闻笛.ppt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春夜洛城闻笛李白七年级语文·下新课标[人]激趣导入“要是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创作也能到那么高端,被那么多人崇拜。”那么李白都创作了哪些高端的诗歌呢?资料助读关于作者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大李杜”。终身不得志。李白诗以抒情为主,诗之风格豪放、洒脱、大气,清新俊逸,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他是继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诗人,他的大量诗篇,既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繁荣气象,也揭露和批判了统治集团的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一部分诗抒发其内心的幽怨之气。有《李太白集》。,注意两个多音字的读音。,相机正音: 散(sàn) 折(zhé)(老师边读边在桌子上轻轻地敲打节拍),学生模仿练读。(大家打节奏)。,生练读。,在吟诵中理解诗人的情感,感受节奏和内涵。,你感受到了诗人闻笛后的心情吗?、二句,想象“玉笛飞声满洛城”。想想可能是谁家的笛声? 你从这笛声中感悟到了什么情感吗?、四句,体会“折柳勾起故园情”。(1)理解“折柳”。折柳:指《折杨柳》,汉代乐府曲名,内容多叙离别之情。补充: 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辞》曰:“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坐吹长笛,愁杀行客儿。”古代离别的时候,往往从路边折柳枝相送,“柳”与“留”谐音,暗含要行人留下来。早在《诗经》中就用“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来表达离乡眷恋故土之情。故折柳送行表示别情;后来,古人送别时折柳,盼望亲人归来也折柳,据说长安灞桥即为有名的送别之地,有人说这个地方的杨柳被送行人攀折殆尽。《折杨柳》曲伤离惜别,其音哀怨幽咽。感悟想象播放笛曲《折杨柳》,生闭目欣赏体会。你们听后感觉这笛声像什么?试着把无形的笛声有形化,仿照例子试着写一两句话。例句: 蝉声是一阵袭人的浪,不小心掉进小孩子的心湖,于是湖心抛出千万圈涟漪如千万条绳子,要逮捕那阵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浪) 蝉声如行云如流水,让人了却忧虑,悠游其中。又如澎涛又如骇浪,拍打着你心底沉淀的情绪。(把无形的蝉声比喻成有形的行云、流水、澎涛、骇浪)感悟想象(3)分句引读。在这宁静的春夜,不知从谁家飞传出悠悠笛声,飘散在洛阳城——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李白听到了感伤离别的《折杨柳》——此夜曲中闻折柳。这么动人心弦的曲子,勾起了李白深深的思乡情,不免感慨道——何人不起故园情。(4)再次引领学生整体诵读古诗,感悟诗情。,学习诗人由音乐引发感想,抒发感情的写法。(可以从不同角度,如“我”,第三人称等)。,师生评价。小结方法总结“借景抒情”类古诗改写的方法:(1)抓住描绘景物的词语想象画面;(2)借助背景资料揣摩人物内心;(3)不同角度进行改写。

春夜洛城闻笛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759 KB
  • 时间2019-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