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学院:人文社会学学学院班级:公共事业管理二班姓名:李荔学号:201040102216课程论文题目:驳共产主义“渺茫论”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原理评阅成绩:评阅意见:成绩评定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1驳“共产主义渺茫论”人文学院公共事业管理10-2班李荔学号201040102216摘要:马克思、恩格斯所总结提出的共产主义是一个伟大的具有历史里程碑意义的观点理论。但是,不少人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带有极重的空想色彩。共产主义是建立在对资本主义的否定基础上的,产生以来,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向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部分质变,而且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已经包含了共产主义的萌芽。现在,很多的人提出“共产主义渺茫论”的观点,这种观点是经不起实践、历史的检验的。关键词: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空想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目标。然而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解有了太多的空想色彩,很多人认为共产主义是一个纯而又纯的社会,没有阶级差别,没有社会分工,没有痛苦,没有灾难,没有邪恶,人们思想觉悟极高,各取所需,是一个想要什么就有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的人间天堂。然而,乌托邦是实现不了的,很多人从怀疑这种乌托邦式的共产主义,同时“共产主义渺茫论”也就应运而生。进而怀疑马克思主义的合理性,丧失了搞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心。那么共产主义到底是什么样的一个社会,有没有实现的可能呢?一、共产主义实现的可能性马克思在其多部著作中都论述过有关共产主义的实现条件,其中最根本的两点是:第一,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财富极大丰富,物质产品充分涌流;第二,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这两个条件,一个是从物质方面提出来的,一个是从精神方面提出来的。从人类历史发展来看,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向前发展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它所带来的巨大物质财富是难以估量的。社会发展到今天,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的物质财富更加丰富。且科学技术更新换代,日新月异,这一推动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如此发展,可想它在将来的社会里所创造的社会物质财富该是多么的丰富。在共产主义社会,全体人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极大提高。思想意识是物质的产物,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变,人们的思想也会跟着改变。从原始社会的天下为公到剥削阶级社会的天下为私,根源就在于社会产品的公有和私有的不同。人们习惯于履行社会义务,为公共利益工作成了普遍的社会现象,这也是必然的——各尽所能了,劳动成了自己的第一需要,不劳动自己的能力就不能展示,自己的价值就不能体现。综上所述,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条件和精神条件都是可以具备的。因此,我们应该坚信,共产主义一定能实现。二、共产主义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辩证否定关于共产主义社会,有以下基本特征:第一,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第二,劳动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人们生活的第一需要。第三,社会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第四,消灭了阶级差别、城乡之间、工农之间、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差别。第五,作为阶级统治工具的国家完全消亡。那时,管理公共事物的机构虽然存在,但它已经失去其阶级性质。第六,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第七,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整个社会共同地和有计划地来经营的工业,更加需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能够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因此,现在已
驳“共产主义渺茫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