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内容提要】本文讨论15-20世纪中国经济发展中金融制度和商业组织的角色。文章认为,金融制度的缺陷妨碍了20世纪中国经济的发展,其根源可追溯至明代食盐贸易的历史。明代食盐贸易包含了商业票据的投机要素,这些商业票据以一种被称为“盐引”的国债为基础。17世纪初“盐引”的废除,意味着向取代金融市场的皇帝荫庇制度的决定性转变,新的做法被称为“官督商办”。至19世纪的最后10年,公司法经通商口岸被引进中国,商业票据市场才再次缓慢出现。股份资本的要求有助于融资市场的重新出现,这一市场所要求的规则,在荫庇制下的贸易中不可能出现。【关键词】盐法/资本/公司法/股份/合同/官督商办在本文讨论开始时,应该先说明我对“资本主义”这个名词的认识。我的出发点是古典经济学关于“资本”本质的理论。在古典经济学中,财富来自三个方面,即资本、土地和劳动力。资本不同于劳动力,因为它可以积累,也不同于土地,因为它可以流动。因为观念上有明确的分别,古典经济学把价格列为利息、地租和工资的总和。马克思的学说,基于古典经济学。尽管马克思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把资本和土地连贯到劳动力,但马克思的经济学并未超出古典经济学的范畴。我们甚至可以说,整部《资本论》都在讨论资本流通的过程,说明只有在资本流通的过程中,资本家才控制了劳动力。在讨论资本主义萌芽时,不得不同时讨论资本的流通。(注:关于作为《资本论》背景的这一古典经济学解释,参见LouisDumont,fromMandevilletoMarx,theGenesisandTriumphofEconomicIdeology,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77.) 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并没有说明资本为什么可以流通。从古典经济学的观点来说,资本是在以贸易为主体的交换过程中被创造出来的,而因为贸易伴随着劳动分工而产生,所以是自然法则的一部分。顺着这一思路,从古典经济学家的观点出发考察历史,就会以为,除非遇到人为的阻滞,贸易一定会自然地增长,工业也必定随之而来。这一论点在本世纪初遭到韦伯(MaxWeber)和朴兰易(KarlPloanyi)的挑战,与古典经济学家的假说相反,他们认为,不均等的优势(unequaladvantages)并不自然地导致贸易产生,因为贸易只有在适当的制度出现以后,才能进行。他们所讲的制度就是结算信用(settlementofobligations)的办法,例如货币(特别是纸币)、会计、法律,以及马克思自己也注意到的银行。在历史学家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笔下,我们看到了历史上这些使商业得以发展的制度产生的大致情形。(注:MaxWeber,EconomyandSociety,anOutlineofInterpretiveSociology,Berkeley:UniversityofCaliforniaPress,1978;KarlPolanyi,TheGreatTransformation,thePoliticalandEconomicOriginsofOurTime,Boston:BeaconPress,1957;Fer
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