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例腹壁切口疝补片治疗体会.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例腹壁切口疝补片治疗体会.doc20例腹壁切口疝补片治疗体会【摘要】 目的 总结修补切口疝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资料,修补术所用补片材料为聚丙烯补片,术后腹部加压,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放置引流,随访1-2年患者的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患者术后10-21天左右患者均痊愈出院。15例患者获得随访,2例(10%)复发,经再次修补后治愈。结论采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效果良好,手术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围手术术期妥善处理可避免引起术后并发症。编辑。【关键词】 腹壁切口疝补片我们2002年1月XX年8月采用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20例,取得很好效果,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一般情况本组20例,男16例,女4例,年龄52-75岁,平均62岁;20例患者疝环直径5-10cm,平均。切口疝部位: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9例,上腹正中切口疝5例,下腹正中切口疝4例,右下腹经腹直肌切口疝2例。20例中5例为复发疝。有13例伴有促使腹腔压力增高的疾病如C0PD、前列腺肥大、肝硬化腹水、便秘等,有2例伴有糖尿病史。修补材料聚丙烯补片用于修补无腹膜缺损的病例,共17例;腹膜缺损的病例,共计3例,我们采用游离部分腹膜修补,再用补片。术前准备由于腹壁切口疝病人多为老年人,并存病多,故术前需根据其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1)由于切口疝内容物可能为肠管,故术前必须行常规肠道准备。2)对于切口疝病人,由于腹腔内容物突出时间长、量大,造成腹腔容量减小,腹内压下降,故术前应予腹带加压包扎以尽量将疝内容物还纳腹腔。手术方法16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4例采用全身麻醉,以确保术中肌肉松弛。切除原手术切口瘢痕,原有补片若不影响本手术原则上不特殊处理;精确解剖筋膜缺损边缘,分离解剖肌筋膜前壁距缺损缘5cm以上并成周围样,若补片放于肌腱膜后要同样分离出腹膜肌腱膜间隙。疝囊腹膜缺损少能闭合腹膜者用聚丙烯补片修补;腹膜缺损大,不能闭合腹膜者用腹膜自身修补腹膜后,再用补片修补。补片放置在肌筋膜前或肌筋膜后,补片裁剪要大,补片边缘距肌筋膜缺损缘5cm以上,用可吸收线做间断缝合固定补片,严格止血,在补片前置多孔硅胶管1根,戳孔引出,逐层缝合切口。术后使用沙袋适当加压,引流管接低负压吸引闭式引流,一般术后「3d无引流液时可拨管。结果20例患者中,切口一期愈合者17例,二期愈合3例。术口感染2例,术后经换药,酒精纱布覆盖,切口二期愈合。本组15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72个月,2例复发。讨论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2%-11% ,约1/3的手术切口疝伴有症状,并且有明显的向病情加重发展和复发的趋势,传统术式复发率高达30%-50%[l]o多发生于反复、复杂的腹部大手术后。腹部手术如切口获得一期愈合,则切口疝的发病率通常在1%以下,但如发生切口感染,发病率可达10%o本组中切口疝发生者中,经腹直肌阑尾切除术切口感染5例,占25%,这说明切口疝出现与原切口的愈合不良有一定的关系。术中缝合层次有错,对合不当,缝合过于稀疏,麻醉效果不佳,强行拉拢创缘缝合引起组织撕裂;引流管或引流条经原切口引流或拔除引流管时间延迟,局部形成窦道,减弱创口愈合作用,严重的引起创口愈合不良,造成切口崩裂、切口疝;或手术时操作粗暴,致较多肌肉损伤,或者因止血不彻底发生创口血肿,切口疝发生机率增高[2]。本组前列腺摘除术后15d发作,直肠癌行DIXON术

20例腹壁切口疝补片治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ppccc8
  • 文件大小62 KB
  • 时间2019-11-2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