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三农问题(2)————————————————————————————————作者:————————————————————————————————日期: 关于河南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摘要】:当前农业、农村、农民中存在相当突出的问题,原因主要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体制、机制、政策、环境以及农业天然生产要素不适合现代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三农”问题是我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关系到改革开放的全局,是能否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个问题,就要减轻农民负担,搞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管理体制的战略性改革。尤其是像河南这样的农业的省,解决和处理好三农问题,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本文就如何破解“河南三农”问题和发展河南农村经济,提出了一些想法。一、“三农”问题的概念、地位1、“三农”问题的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的农业、农村、农民都比较落后,制约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已经成为现实社会较为突出的问题,我们把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简称为“三农”问题。2、“三农”问题的地位在21世纪里,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同样将在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新的历史征程中处于极其重要的位置,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和保障作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与否取决于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解决“三农”问题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工作任务。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央新的领导集体对“三农”问题尤其重视,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解决“三农”问题。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才能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继续深化下去,才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解决农村问题是中国建设事业成败的关键。我国农村虽然有局部的繁荣,但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经济的双重挤压下,中国农村处在破产的边缘,孕育着社会、经济、和政治危机。二,“河南三农”问题,以及其解决办法和出路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在全省经济发展中位置举足轻重。全省9667万人口中,%;我省国内生产总值中50%以上是靠农业及相关产业实现的。农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村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影响整个经济的发展。“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问题。根据分析1996年以来农民收入的总量和结构变化情况。总起来可以概括为: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增长速度有所下降,增收结构变化明显。1996年以来农民收入是持续增长的。2002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以安阳、濮阳、鹤壁、新乡四市为例,分别是2313元、1948元、2420元和2294元,,,%。四市与全省相比,199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基本相等,,接近全省平均水平,因而具有较强的代表性。6年来,四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总的看是下降的,变化轨迹呈“L”型,即从1996年到2000年增速逐年下降,从2001年开始有所回升。这种农民收入增速的下降与小幅度回升,与同期农产品价格的下降与回升有明显的对应关系,因而回升的基础尚不稳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内部结构和增长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农民收入结构的变化,是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反映。国家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决策是完全正确的,是符合规律和民心的。寻求解决“三农”问题的出路,既要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现代化,又要加快工业化、城镇化,使之有机结合,相互促进,良性循环,共同发展。三、破解“三农”难题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1、要在思想意识上重视“三农”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正确看待“三农”问题“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首要问题。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深化农村经济改革、加快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在直面WTO的新格局状态下,“三农”这一基础的脆弱,不仅已经对扩大内需、繁荣市场、实现经济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形成极大制约,而且对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一些专家曾指出,只有减少农民才能保护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现代化,才有在下个世纪中叶达到发达。据保守统计,目前全国大约仍有5000万左右农民没有解决温饱问题,现实的难题和形势的发展都要求我们必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应加深对解决“三农”问题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看到我省“三农”问题的要害和关键是,在宏观战略上要解决好广大农村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在微观上要解决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农民增收问题,这才是在我们这个农村人占绝大多数的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的重点难点所在。必须把我省的“三农”问题这一最基础性问题摆到重中之重的位置上来。因此,如何着
河南三农问题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