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五元素周期表、周期律【学习目标】(长式)的结构(周期、族)及其应用。、同一主族元素的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主族和零族)原子结构,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性质及其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习重难点】(四个关系式)。、非金属性、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半径比较等。【学习课时】第1学时【学习过程】【直击高考】(2017·江苏,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r(X)<r(Y)<r(Z)<r(W)、Y、Z三种元素可以组成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考点一元素周期表一、,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已逐渐演变为现在的常用形式。:按照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称之为,=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周期: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从左至右排成的横行。(2)族:把相同的元素,按的顺序,从上至下排成的纵行。(1)分区①分界线:沿着元素周期表中铝、锗、锑、钋与硼、硅、砷、碲、砹的交界处画一条斜线,即为金属元素区和非金属元素区分界线(氢元素除外)。②各区位置:分界线左面为金属元素区,分界线右面为非金属元素区。③分界线附近元素的性质:既表现金属元素的性质,又表现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如:Al(2)过渡元素:元素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10个纵列共六十多种元素,这些元素都是金属元素。(3)镧系:元素周期表第6周期中,57号元素镧到71号元素镥共15种元素。(4)锕系:元素周期表第7周期中,89号元素锕到103号元素铹共15种元素。,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元素周期表中位于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的元素属于过渡元素()(2)ⅠA族全部是金属元素()(3)两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数相差8,则周期数一定相差1()(4)某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3,则该元素位于第5周期ⅦA族()(左→右)同主族(上→下)原子结构核电荷数逐渐增大逐渐增大电子层数相同逐渐增多原子半径逐渐逐渐离子半径r(阴离子)r(阳离子)逐渐性质化合价最高正化合价由+1→+7(O、F除外)相同,最高正化合价=主族序数(O、F除外)=最外层电子数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逐渐增强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离子的氧化性、,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失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前,金属性越强②单质与水或非氧化性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性越强③单质还原性越强或阳离子氧化性越弱,金属性越强④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越强⑤若Xn++Y―→X+Ym+,则Y比X的金属性强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左边或下方元素的金属性强非金属性比较本质原子越易得电子,非金属性越强(与原子得电子数目无关)判断方法①与H2化合越容易,气态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越强②单质氧化性越强或阴离子还原性越弱,非金属性越强③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非金属性越强④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周期律的应用(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寻找未知元素(2)预测元素的性质(由递变规律推测)①比较不同周期、不同主族元素的性质如:金属性Mg>Al、Ca>Mg,则碱性Mg(OH)2Al(OH)3、Ca(OH)2Mg(OH)2,则Ca(OH)2Al(OH)3(填“>”、“<”或“=”)。②推测未知元素的某些性质如:已知Ca(OH)2微溶,Mg(OH)2难溶,可推知Be(OH)2溶;再如:已知卤族元素的性质递变规律,可推知元素砹(At)应为有色固体,与氢化合,HAt稳定,水溶液呈性,AgAt溶于水等。(3)启发人们在一定区域内寻找新物质①半导体元素在金属与非金属分界线附近,如:Si、Ge、Ga等。②农药中常用元素在右上方,如:F、Cl、S、P、As等。③催化剂和耐高温、耐腐蚀合金材料主要在过渡元素中找,如:Fe、Ni、Rh、Pt、Pd等。【典题分析】(2016·江苏,4)短周期主族元素X、Y、
元素周期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