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胜县基础资料一、区位交通(一)地理位置永胜县地处滇西北高原与横断山脉交接地带,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疆域东接华坪,南连宾川,东南与楚雄州大姚县隔江相望,西临金沙江与丽江县和大理州鹤庆县一衣带水,北与宁蒗县山水相连。永胜县城永北镇西距丽江市大研镇102公里,东南距云南省会昆明市514公里,海拔2140米。县境辖域面积4950平方公里,东西横距82公里,南北纵距140公里。(二)交通区位永胜县境内有丽攀公路和祥宁公路两条省道,呈“十字形”分别自东西向和南北向穿过,联系着古城区、华坪县(东至攀枝花)、宁蒗县和大理市,交通区位十分特殊。二、历史沿革永胜县历史悠久,永北镇为古代茶马古道重镇之一。据永胜县志记,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园前111年),永胜为遂久县地,属越嶲郡;蜀汉建兴三年(225年)改属云南郡。唐贞观十一年(795年),南诏置北方赕。两宋时设善巨郡,属大理。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称北胜州,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升为北胜府。明洪武十七年(1384年),降府为州。二十九年(1396年),置澜沧卫军民指挥史司。正统六年(1441年),升北胜为直隶州。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升为永北府,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降为永北直隶厅。民国2年(1913年)再降为永北县。民国22年(1933年)更名为永胜。1950年1月16日,永胜县彻底解放,成立永胜县人民政府。1960年华坪县属之仁里河东岸高寨、宏德、新田、良田等地划归县属。1961年、1970年,因扩建羊坪水库,宁蒗县的羊坪乡先后划归县属。1985年实行公社改区,全县设永北镇和其他15个区,区以下设135个乡,5个小镇。1987年区改乡时设永北镇和其他17个乡。2005年末,永胜县辖永北镇、三川镇、程海镇、期纳镇和仁和镇5个建制镇,片角乡、涛源乡、顺州乡、大安彝族纳西族乡、松坪傈僳族彝族乡、光华傈僳族彝族乡、羊坪彝族乡、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东山傈僳族彝族乡、东风傈僳族乡等10个乡集镇。三、自然条件(一)地质地貌永胜县地处程海大断裂带北端,断裂呈北、北东—南北走向。程海断裂带在县境以独特的地貌景观著称,如县城海拔2140米,往西与其相邻的三川坝海拔骤减为1560米,出现高差四、五百米的断层。永胜地处云贵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衔接部和滇西高原与横断山脉两个地形单元的结合部,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在东西两山之间,有一条直距长110公里的宽河谷盆地和水域,即三川坝、程海、星湖坝、期纳坝、涛源坝,穿过金沙江,直达宾川坝,显系第三迭纪中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形成断层地堑。最高为羊坪乡它尔布子峰,,最低为仁和镇汇源村河门口金沙江畔,海拔1056米。全县为两山对峙,一江环绕的立体地形。永胜县跨横断山脉和滇西高原两个地貌单元,新生代以来,受喜马拉雅构造运动的影响,造成地貌形态上的重大变化,形成断层谷和断陷盆地,如羊坪—永北—三川—西部山原的中间低两边高的地貌。从地层看永胜县的地质,由元古界和新生界,除古生界志留系缺失外皆有分布,只是分布面积和沉积厚度多寡而已。地质构造主要受经向(南北向)构造带所控制,而纬向构造也有所表现,但远无经向构造发育。程海大断裂纵贯境内中部,北起米厘一带,经程海、期纳,穿过金沙江至片角并延伸出境。在县内多形成盆地,呈断续分布。中羊坪——大厂断裂带,与程海断裂带走向近于平行。 褶皱一般为
永胜县基础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